何永利
在黔南州福泉市一综治中心,布置得非常温馨的多元化调解大厅能解“千千结”。
这是福泉市委政法委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探索的“112”调处纠纷化解矛盾模式,即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等整合到综治工作中心,实现市乡两级“多中心合一”改革目标,一站式解纷机制成效明显。调解人员善用法、理、情交融的方式化解纠纷,特别是针对家事矛盾、婚恋矛盾,企业间纠纷,这里往往能“一调到位”,为当地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和营商环境出力不少。
平安,根基在基层。福泉市“112”模式,既是群众解纷的窗口,更是管窥贵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窗口。近年来,贵州省将新时代“枫桥经验”核心精髓融入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贯穿于“法治贵州”“平安贵州”建设中,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全省上下不断创新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敏锐发现社会治理中隐藏的制度漏洞、短板弱项、风险隐患,通过精准“问诊开方”,努力实现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贵州正焕发出蓬勃生机。
“一中心”统筹联动
多元协同建好基层治理“指挥中枢”
在黔南州罗甸县边阳镇综治中心,整合了司法、公安等专业力量入驻,联动信访、劳动监察、法律援助、综合调处等多类站所资源,实现对各类矛盾纠纷“一站受理”。
“只进一扇门”就能解万家愁,在贵州许多地方已是常态。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贵州实际,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一站式办结、一体化服务”建设模式,加强各层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建成由基层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学会工作站等多部门联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就是要推动基层整合资源力量,让群众就近便可获得解纷服务,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如何构建?强化组织保障,全方位夯实社会治理“主根基”。省委办公厅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工作创新成效纳入省委、省政府重点督查内容,列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评议重点事项,建立健全统一领导、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长效机制。印发实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指引》,进一步明晰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功能区别、职能定位。推动实现省、市、县、乡四级综治中心“有机构、有编制、有场所、有经费”全覆盖。
目前,全省共建成县级综治中心95个、乡级综治中心1513个、村级综治中心17954个。
如何推进?深化共治共建,立体化做实一站化解“共同体”。在各级综治中心加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标识,组织信访、人民调解、行业专业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等单位进驻,建立调解专家库和常驻人民调解员队伍,形成诉调、警调、检调、仲调、专调、访调线上线下衔接联动化解体系,做实“一站式矛盾纠纷解决服务、专业性矛盾纠纷化解、维稳信访指挥调度、在线矛盾纠纷化解”四个平台功能,实现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同时,注重同向发力,宽领域抓实数治赋能“微服务”。深入实施“城市超脑”建设,搭建运用省级综治信息平台,整合优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公安110指挥平台等服务方式,打通行业领域逐级批办环节,实现治理事项一键流转、闭环运行,及时回应群众询问关切。如贵阳市调动并整合961个部门、单位、资源力量和信息,建立“纵横联动”指挥调度体系,年均解决社会治理事件15.35万件。
效果如何?2022年,全省刑事和治安立案数持续下降,命案发生率为全国最低,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全省3283个重大风险均得到有效防范化解和稳控。
“一张网”精细治理
多维联动筑牢基层治理“坚实堡垒”
近日,六盘水市钟山区黄土坡街道一李姓村民,因夫妻感情不和一气之下跑回娘家。丈夫多次哀求不成,一怒之下扬言要“搞出大事”。
黄土坡街道网格员杨某通过入户走访获得信息后,第一时间通过“数智平安贵州”微信小程序及时推送到社区、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把夫妻二人请到综治中心的“调解室”中,耐心劝说,夫妻和好如初。
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从针锋相对到互相理解,在贵州各地,经常上演着这样的“反转剧”。
基层治理的“千头万绪”如何厘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针对矛盾纠纷化解这一基层治理痛点和难点,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突出党的领导,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加强党的领导,织密基层“服务网”。如推动“多网合一、一网多用、一网通用”,城镇以楼栋、小型居民小区或200至300户为单位划分网格,农村将自然村落、村民小组以不高于150户为标准划分成一个或多个网格。目前,全省共划分13.45万个网格,配备14.54万名网格员,每万人配备专(兼)职网格员38名。其中,设立网格党小组(党支部)8.12万个,构建由网格员、社区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协辅力量、“三官一律”、法学会会员、社会组织人员、志愿者、部门下沉力量等组成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团队,不断夯实“党小组(党支部)+网格员+联户长”网格治理“铁三角”,引领网格治理、领导群众自治。
2022年以来,党员到社区报到54.01万人次,认领“微心愿”5.78万个,帮助解决各类困难问题11.83万条。
同时,采取以考促干,树立考评“风向标”。比如建立网格巡查和信息调处制度,明确网格“办小事、报大事”和综治中心联动工作部门“解难事、办实事”相结合,严格实行“日基本走访、周重点走访、周研判调度”。2022年,全省网格源头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76万余起,90%以上在网格内及时发现处置。
“十联户”联心联治
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最近工作稳定吗?娃娃情况如何?”
“一栋2单元有孩子高空抛物。”
…………
如今,在贵州的城市、乡村,79.18万个联户长活跃在群众中间,搜集信息,第一时间感知群众需求,并及时上报网格。
这是贵州聚焦政治、法治、德治、自治和智治“五治”融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把排查预防和服务治理机制向楼院、家庭延伸,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末梢梗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动实践。
具体实践路径:
明确十联责任,拓展治理领域。按照“住户相邻、邻里守望”原则和10至20户标准,划分“十联户”联防守望、抱团发展自治单元;通过“联户选、片警审、支部核”的标准,推选有威信、有责任心、有带动力的党员及退休干部、退伍军人、族老、寨老、致富能手等担任“联户长”,探索形成“社情民意联排、安全隐患联防、矛盾纠纷联调、重点人员联管、政策法规联宣、致富项目联建、困难家庭联帮、邻里互助联动、环境卫生联治、文明新风联树”“十联”工作法,并广泛发动群众开展自管自治自建活动,将“十联户”单元打造成采集信息、感知民意、发现风险的第一神经触角,服务群众、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的第一前哨阵地。
发挥五治作用,打牢善治根基。以政治为抓手,创新推广群众会、坝坝会、村民说事等形式,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自治为抓手,通过建立自管委、村民议事会、乡风文明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订立村(居)民公约,加强自我管理、约束。以法治为抓手,开展联防守望、隐患报告、邻里劝导、五老调解和“身边案”警示教育,引导群众养成依法主张权利、用法解决纷争的习惯。以德治为抓手,开展“评孝评美评贤、理待客理随礼理风气、禁毒禁赌禁违法”活动,通过积分超市、文明储蓄所、红黑榜等方式,引导群众感恩党、勤奋进、除陋习。以智治为抓手,搭建电话联防互助平台、联户群众微信群,形成“一家有事、家家帮忙”的平安联创良好格局。
狠抓平战结合,破解治理难题。充分利用联户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群众信赖的优势,明确其在“平时”履行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排查劝导员、治安安全联防员等职责,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战时”履行冲锋员、战斗员、攻坚员职责,通过建立联户微信群、邻里来往等方式,第一时间感知民意、报告隐患,组织群众在安全防范上互帮互助、在矛盾纠纷化解上相互规劝,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2022年以来,联户长入户走访排查319.73万人次,收集问题建议7.81万条,发现矛盾纠纷和治安苗头隐患3.99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