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贵州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结合自身实际,加快形成富有贵州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推进原始创新。切实加强基础研究,鼓励动员各高校院所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加大省级基础研究资助力度,大力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及申报,持续优化省级重点实验室布局,完善基础研究保障体系。2021年,贵州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81项,经费达2.31亿元,创历史新高;截至2022年,省级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拟立项项目726项,全省拥有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5个,院士工作站9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
推进集成创新。围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构建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技术体系;以“六大产业基地”建设为牵引,着力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十大服务业,构建支撑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技术体系。改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强化创新激励政策,加快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性,进而降低创新风险并提升创新效率与活力。紧抓贵州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跨学科与跨产业集成,推进“数字+农业”“数字+工业”“数字+旅游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集成创新水平。
推进开放创新。用好“科技入黔”政策,与东部地区加强特色优势产业合作,深入推进“东部研发+贵州制造”“东部成果+贵州转化”合作模式,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打造“揭榜挂帅”云平台,提升信息透明度,实现出题方与揭榜方的精准对接,同时完善人才奖励、项目容错纠错、监督评价等体制机制,使“揭榜挂帅”运行更加公平、更有效率,加快解决贵州面临的特色农业产业、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健康医药等“卡脖子”难题。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参与“东数西算”工程,奋力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利用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集聚优势,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加强赤水河流域产区管控与生态保护,推进酱香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遵义市、铜仁市、六盘水市在锰、锂、铝、钛、钡、铅、锌等特色新材料产业领域协同发展。把握健康中国建设机遇,做强做优现代中药民族药产业。坚持“富矿精开”,加快发展精细磷煤化工产业。持续优化技术装备,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大力支持安顺市打造贵州航空产业城,加快形成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利用水电、光伏、氢能、页岩气等清洁能源,加快形成多能互补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深化与宁德时代、吉利集团战略合作,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为节能环保产业提供新引擎。推进贵州丰富的红色、民族、山地等文化与数字科技相融合,加快发展壮大数字与文化创意产业。
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前瞻性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未来网络、氢能、空天开发等与贵州联系紧密的未来产业。深入推进大数据转型发展,加强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未来计算生态系统”,以提升数据收集、存储、计算、管理等方面能力,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及未来网络相关未来产业提供底层支撑。以制氢、储氢、运氢、用氢为中心,加大氢能利用技术攻关,提升氢能利用效率,加快打造“一轴一带三线”氢能产业发展核心地带,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加快贵安超算中心、FAST科学研究与数据处理中心建设进程,为深空探测开发、天文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空间环境研究等方面贡献贵州力量。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