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众多的科研人员,持续深化我省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意义重大。应统筹部署贵州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产业联动等重点工作,围绕科技项目合作、科技平台共建、科技人才引进等方面,共同推动双方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支持特色产业科创平台建设。围绕构建贵州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贵州和粤港澳大湾区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现代能源、矿产资源等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工程以及未来产业等方面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对国家级科创平台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予以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支持双方高校院所、企业的基础研发联动平台建设,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给予补助,对粤港澳大湾区各类研发机构在贵州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支持,对省级研发平台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给予引导激励。
推动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建设。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按规定享受科研用品税收优惠,并鼓励企业所在地地方政府通过创新产业用地分类、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供地方式,给予土地优惠政策,降低合作成本。对产学研深度融合、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并取得重大突破、实现成果共享的创新联合体,给予经费补助支持。
推动特色产业核心技术研发。探索制定贵州—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产业重点研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新增“贵州—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类别,以项目化方式引进大湾区先进科创技术,开展特色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研发,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建立科技研发风险资金池,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风险分担。
激发高端紧缺人才工作活力。增设特色产业科技领域人才专项,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用人单位给予人才计划配额,对培养或引进两院院士、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的给予奖励,建立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和特色产业科技领军人才直接认定机制。完善科研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和绩效工资水平核定动态调整机制,开设高端紧缺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推动各市(州)设立“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在科技人才工资、住房上提供优惠政策。
完善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完善科技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加强金融机构、风险补偿基金、担保机构等各方合作,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持续优化担保、风险补偿流程,增强科技融资担保资金运行的可持续性。二是推动金融机构建立单独的科技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强化与外部专家、评估机构合作,持续更新信贷审核体系。三是适度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科创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等新兴金融业态,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降低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风险,提高科技创新企业融资可得性。
探索“产业需求+技术对接”的合作模式,提高贵州特色产业的产业链韧性。以农产品、航空装备关键材料、中药材、现代能源、矿产资源等特色产业需求为主,积极对接和引入大湾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高端先进材料加工技术、医药健康研发技术、现代能源应用场景技术以及采矿冶炼加工技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贵州制造”“粤港澳大湾区研发+贵州应用”的合作模式,形成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的全产业链,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探索“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的重大技术研发模式,助力高水平科技成果产出,推动贵州特色产业发展。以贵州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鼓励贵州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主体开展联合技术攻关。通过设立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合作专项,组织双方一流创新机构的高水平专家团队,针对贵州“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促进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助推贵州特色产业向科技要产能。
探索“引进+培养+挂职”的人才合作交流模式,打造贵州科技创新人才新高地。一是结合贵州自身特色产业的实际需求,以重大基础研究、重大专项任务和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为抓手,引进和聘用粤港澳大湾区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及其团队。二是推动高校开展合作办学模式,建立“未来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科技课程建设、科技成果研发等教育合作交流,选派贵州优秀科技人才赴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学习,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及高精尖技术的科技人才。邀请粤港澳大湾区优秀科技人才到贵州高校院所开展课程教学、科技研发等。三是围绕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六大产业基地”、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遴选经验足、业务能力强的干部赴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院所、企业担任科技人才专员,邀请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到贵州有关部门挂职。
探索“低碳+科创”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出台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激励政策,为加快推动东西部协作产业园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农产品加工、采矿冶炼、矿产资源等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注重数字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构建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新格局,推进产业园区加快提供绿色增长新动能。
(作者单位分别为:贵州商学院、中山大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2CJY01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