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文艺铸魂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通讯员 刘奇

近日,毕节市2023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送文化下乡百场演艺工程”走进织金县牛场镇。

演出在《一起向未来》的歌舞表演中拉开序幕,说唱花灯《社保情》、舞蹈《我是舞者》《酒歌联唱》等精彩节目逐一登场,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近年来,毕节市充分发挥文艺力量的火炬作用,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组织小分队深入一线开展文艺铸魂行动,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为基层群众送去优质的精神食粮,让文艺力量赋能毕节高质量发展。

组建2126支农村文艺宣传队

“有生之年只要还能动,我就会一直写一直表演下去。”72岁的姬益强说。

姬益强是金沙县双兴社区文艺宣传队负责人,凭着对乡土文艺的执着热爱,自编自演了多部文艺作品传递好声音,讲述好故事,弘扬主旋律。

他和宣传队队员创作了《王幺奶说变化》《赞颂党的政策好》《乡村振兴促和谐》《廉政建设人人颂》《学史明理感党恩》等300余件文艺作品,编排节目200余个,带领队员演出1000余场(次),每年义演40场(次)以上,让群众通过说唱感党恩,了解变化、讲发展故事。

组建农村文艺宣传队巡回演出是文艺铸魂的一个重要创举。毕节市有效发挥党组织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群众热爱传统文化和文艺表演的积极性,组建农村文艺宣传队,常年奔赴各地村寨院落、社区街道、田间地头巡回演出,让文艺宣传队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截至目前,该市已组建农村文艺宣传队2126支,组织编排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小品、相声、文琴戏、花灯戏等节目、剧目开展巡回演出,已开展文艺活动1.1万余场(次)。

文化四件套进家庭

“文脉赓续需要年轻一代一点一滴入心,一笔一画传承。”85岁的七星关区梨树镇车坝村居民孙善恒说。

孙善恒老人喜爱传统书画,不仅家中挂着字画,有时候他还拿起毛笔习字。

为了以作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毕节市深入开展“文化四件套进家庭”活动,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为群众创作一副楹联作品,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创作一幅书法作品,培育文明向上的家教家风;拍摄一张全家福照片,展示家庭和美和谐;创作一幅水墨画作品,让家乡美好的山水风光凝聚乡愁。

此外,县(市、区)还结合当地民族风情、村容村貌、生产生活等实际,围绕中华传统美德、民族民间文化、文明乡风等内容,采取歌谣、顺口溜、打油诗等文艺形式建设文化墙(栏),广泛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文化惠民活动下基层

文化铸魂,润物无声。毕节市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文化惠民、文艺志愿活动,丰盈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了群众的精神力量。

该市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一线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扶贫奔小康”“乌蒙号角·智慧列车”行动工程等活动,把优秀文艺作品和志愿服务送到基层一线,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激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

此外,该市还通过创作一部影视剧《文朝荣》、采写一部报告文学、打造一台歌舞剧《磅礴乌蒙》、创作一组试验区组诗组歌组曲、编印一套试验区《品读毕节》《画说毕节》《图说毕节》文化丛书的“五个一”文艺精品创作活动,用文艺构筑毕节试验区精神高地,为加快把毕节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注入动力。

--> 2023-11-14 通讯员 刘奇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09151.html 1 文艺铸魂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