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科技赋能筑牢“粮仓”

袁航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出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山地特色农业核心技术攻关”。今年启动的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也明确“向农业科技要产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16.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特别是秋粮生产形势较好,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实现丰收,这为稳预期、稳物价、稳信心提供了重要支撑。

但也要看到,当前,全球农产品贸易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粮食需求仍在刚性增长,尤其是面对粮食紧平衡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实现农业稳产增产,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压力依然较大。确保粮食安全,根本出路是向科技要产能产量。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一粒种子,关系着所有人的饭碗安全。山多地少的贵州,如何在有限耕地上多产粮、产好粮,种子是关键所在。“十四五”期间,种业振兴被列为全省科技创新应用要努力办成的“十件大事”之一。贵州以粮油为主,兼顾特色优势作物开展育种联合攻关,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不断涌现,畜禽自育品种实现“零的突破”。实践证明,种优则粮丰。要加快实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不断解决种业科技源头创新、前沿技术突破、重大品种供给等问题,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确保粮食安全。

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受土地破碎、耕地面积小、田坎多、坡度大等因素影响,贵州山地农业“有机难用、无机可用”现象突出。开展智能农业机械技术攻关成为贵州农业突围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要加快研发制造小型化、多功能、智能化的农业机械,改变传统农机需要人为驾驶的操作模式,降低所需劳动强度、提升作业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普及,让大多数农民会用、敢用、好用。

向农业科技要产能,离不开农业科技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全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要主动肩扛历史使命,立足全省实际、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开展科技攻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同时,也要深入基层指导农业生产,传授农业技术和操作经验,帮助解决农业生产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当然,农业人才短缺特别是高端人才稀缺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要聚焦重要种源、智能农机装备、合成药物等领域,大力引进和培育人才。

科技赋能筑牢“粮仓”,我们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良田、良种、良法、良机一体推进,全力提高全省山地农业现代化水平。

--> 2023-11-14 袁航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09094.html 1 科技赋能筑牢“粮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