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更需要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和“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才能把好时代脉搏,不断在实践中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时代内涵。
定位中国特色、锚定前进方向以坚定历史自信。坚定历史自信,就是保持谋划长远的战略定力、持续推进的清醒自觉和干在当下的积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口规模巨大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立足我国自身条件、吸收借鉴优秀文明成果、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总结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站在新的起点上,唯有立足中国特色、锚定前进方向、坚定历史自信,时刻牢记初心使命,百折不挠去奋斗,才能实现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进步。
坚守本质要求、彰显制度优势以增强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掌握历史主动,意味着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未来,勾画历史发展蓝图,并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把历史发展蓝图变为现实。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发挥党和政府的作用,在发展理念、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等方面主动作为,坚持理论创新、加强战略设计、注重点面结合,有条不紊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的创新性论述,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内在差异,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追求与逻辑遵循的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在充分总结、吸取世界现代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不断探索取得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也是世界现代化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转化,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矛盾问题,将给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带来多重挑战。落实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坚持重大原则、凝聚强大合力以强化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在一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中,中国共产党以深沉的使命责任意识和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创造了非凡伟业。在新征程上,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强化历史担当,就是肩负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为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新的辉煌。强化历史担当,要求我们敏锐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深刻洞悉表象背后的深层次规律,制定正确发展战略,作出科学决策,更好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性和逻辑特征,更有效地发挥其引领时代、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着眼中国式现代化所谋划的宏伟目标和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项重大原则。这“五个坚持”,是对过去长期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规律把握,更是未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体现了坚定的历史自信和强烈的历史担当。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从领导力量、前进方向、价值追求、动力支撑和精神状态等方面,深刻揭示了事关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既是“怎么看”的认识论,又是“怎么办”的方法论。
(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