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军 冉阿建
贵州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改革发展工作,坚持把水利建设作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千方百计推进水利建设,在黔贵大地上描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治水兴水画卷。
贵州日报《水美贵州》专刊围绕如何做好新时代治水工作专访了贵州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周登涛。
问:水利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实现了里程碑式的发展,创造了赶超跨越的“黄金十年”,请简要介绍下贵州水利在其中承担的作用。
答:兴修水利、防治水害历来是中华民族治国安邦的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认真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把破解工程性缺水问题、保障水安全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力推进水利各项工作。
2012年以来,贵州累计投入资金超3000亿元,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543个,水利工程设计供水能力达到143.7亿立方米,全省工程性缺水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1.2%,全面解决现行标准下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治理面积2.99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实现面积和强度“双下降”,水土保持率逐年提升,2018年起,连续五年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评估考核获得优秀等次。河湖长制工作有名有实有效,从省到村五级河长、从省到乡四级“双总河长”、各级党政领导人人当河长的组织体系全面建立,全省河湖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119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状况总体为“优”,2018年、2019年、2020年、2022年,四次获得国务院表彰激励,连续两年在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完成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49.2万亩,改善了耕地生产条件,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434提高到0.491,有力保障粮食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建立起从省到村的五级水旱灾害防御组织指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等防灾减灾体系,如今贵州城市防洪功能得到全面升级、现代化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全面建立、应对水旱灾害能力全面提升。
可以说,这一时期是贵州水利历史以来投入资金最多、建设速度最快、生态治理最好、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成为贵州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充分发挥了水利在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战略等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
问:进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贵州水利系统如何准确把握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答: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向往,也对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提出了新的期待。
融入大局找方向。提升农村供水保障率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头等大事,其根本在土地,命脉在水利,要协同推进灌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谋划和实施一批水网项目,做好供水保障。
直面问题补短板。虽然我省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从整体来看,还存在很多不足,区域性缺水问题比较突出,城市防洪标准、有防洪任务的河流以及重点山洪沟的治理还有待加强。河湖监管、饮用水源保护需要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问题也亟需治理。水价改革、智慧水利建设等水平有待提高,还需要出台措施,加大水利投融资力度。
把握机遇求突破。当前,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把水利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水利工作作出指示批示,明确要求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水安全保障工作,加大水利投入、加快水利建设。我们要围绕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开拓新思路,实现新作为,展现新风貌,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问:做好新时代治水兴水工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请介绍下贵州将从哪些方面着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利保障。
答:进入新阶段,我们要在国家水网总体框架下,锚定“构建大水网、保障水安全”目标,抓住主要矛盾、抓住政策机遇、抓实水利建设,全面推进水利各项工作。
一是加快实施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实施好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力争用3年时间,完建316个骨干水源工程,实施102个水网连通工程及一批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新增水利工程设计供水能力13亿立方米,有效保障供水需求。全省水利系统还将结合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利用水利市场信用评价体系平台,约束规范水利建设市场健康发展,保障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二是加大水生态保护和升级,推动河湖管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创新河湖长体制机制,推进“集中巡河”与“常态巡河”相结合,巩固提升“河湖长+检察长”等监察、司法协作机制,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谋划开展好督导检查和联合执法监督,改进完善河湖长制“三考”过程管理,多形式激励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河湖管理保护。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岸下岸上齐发力,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修复自然生态,全面提升水源土壤涵养能力。
三是夯实农村供水保障基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盯农村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等关键环节,主攻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提升对农村供水的认识,不断转变投资方式、建设方式、运营方式,优化农村供水水价体制、投融资体制和运管体制,以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契机,狠抓“三个责任”落实,加快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扩大规模化供水服务范围。
四是构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守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底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按照“消隐患、强弱项”的思路,加强大江大河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强化流域防洪调度和监测预报预警,探索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整体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和超标准洪水应对能力,做好抗旱应急供水保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五是抓实抓牢重点工作,推动水利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协同发力,发挥好各级水投集团作用,通过争资争项、申报专项债、招商引资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推进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利活动全面深度融合,逐步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水利体系。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加强重大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大力提倡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工作,不断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破解制约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水利良性发展。
迈步新征程,全省水利系统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以水利高质量发展助力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