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孟锦群)近日,遵义市出台《遵义市红高粱生产环境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规定》共23条,从适用范围和定义明确,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品牌建设、划定保护区、设置禁止行为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助推地方名优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了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主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省重点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重要产业备份基地“六大产业基地”。其中,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遵义优势突出,在贵州省现存白酒相关企业共2.79万家,遵义市就有1.25万家,是当之无愧的酿酒大市。
近年来,遵义全力推动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全国重要白酒生产基地。预计到“十四五”期末,遵义市以酱香为主导的白酒产能力争达80万千升、总产量达60万千升,3至5家白酒企业进入全国白酒行业前10强,白酒产业在全市工业经济的“压舱石”作用更加彰显。
好粮酿好酒,红高粱作为遵义市农业八大主导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也是遵义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遵义市从突出组织引领,着力提升产业化水平、突出本地特色,着力提升良种化水平、突出技术攻关,着力提升标准化水平、突出基地建设、提升规范化水平等方面保护和发展红高粱产业。
遵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高粱产业发展,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市红高粱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遵义红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红粱产业产能提升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组建了遵义红粱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粱研究所等平台,高位推动红高粱产业发展,全市红高粱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居全省首位。
近几年,遵义还组织专业队伍陆续选育出适宜本地生态环境条件种植的优质高产常规品种,包括红缨子、红珍珠、台糯9号、茅糯1号等共计16个,这些品种不仅耐瘠、耐旱,还具有抗性强的优势。目前,全市红高粱良种繁育面积2万亩,可生产红高粱种子400万公斤。红缨子、红珍珠成为主推品种,本地优质红高粱良种覆盖率达100%。
在种植方面,该市大力推广应用漂浮育苗、穴盘育苗等工厂化、集约化育苗技术,加大品种选育、丰产栽培、单产提升等方面的研究和试验示范,开展生态化栽培技术推广和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订完善了《遵义红高粱高效栽培技术规范》《贵州省仁怀市酒用优质糯红高粱综合标准体系》等相关地方标准23个,推动制定《红高粱漂浮育苗移栽技术规程》《红高粱施肥技术规程》等省级地方标准。
遵义还强力推进标准化基地认证,全市红高粱有机地块认证面积达199万亩,绿色认证面积75万亩以上。同时,坚持“示范带动、逐步推开”原则,推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和病虫害绿色统防统治技术,科学增施有机肥,提升红高粱基地标准化程度,产出的红高粱质量达到DB52/T867《酱香型白酒酿酒用高粱》标准,有条件的红高粱企业执行《遵义酱香白酒用高粱》内控质量标准,有效保障了优质白酒原料质量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规定》的出台实施,是促进遵义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立法实践,为遵义全市红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