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
“双十一”临近,各大网络平台上热闹非常,尤其是各大平台之间的争相“比价”,更是让网友大开眼界。与往年相比,平台和商家仍旧喧闹无比,但是消费者一方的反应却平淡、冷静了很多,“反向消费”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新选择。
所谓“反向消费”,是指消费者不愿再为过高的品牌溢价买单,更关注简约、实用的消费体验。以前是“只买贵的”,或者说偏信“一分钱一分货”,但现在则是精打细算,以实惠和性价比为首要考虑因素。与传统的消费观念不同,这种消费模式鼓励消费者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实用的东西”,更加注重真实需求和性价比。有人说,“反向消费”像是一种“消费降级”,也就是大家不舍得花钱了,或者说不舍得花更多钱买大牌商品了。其实不然,“反向消费”不是“消费降级”,更不是“反消费”,其本质其实是理性消费。
“双十一”前夕“反向消费”理念的流行,是广大网友积极吸取前些年“双十一”购物狂欢教训的结果。往年的“双十一”,一方面是很多平台和商家推出或真或假的打折优惠活动,各种“满减”套路更是满天飞,耗费了消费者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最后却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难免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另一方面,则是消费者大量购买、囤积的商品,买回来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喜欢或者是买得太多,一些日用品过了保质期还没有用完,造成了资源、资金的浪费。
“反向消费”既可以为消费者省钱,同时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当然是值得肯定的。而消费者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商家来说,则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商家要好好考虑一下,如何减少营销套路,坚持诚信经营,提升服务品质,才能留住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