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茶旅融合助推普安高质量发展

茶海风光美 温泉沁人心

普安森林温泉。

普安劳动街的烧烤摊。

普安县中等职业学校老师张清艳教学生刺绣。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龙 王颖 高航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太富 潘田

万亩茶场翠绿无边,特色民宿古朴典雅,森林温泉舒适愉悦,再来一杯“普安红”品味茶香……

秋高气爽,普安县的茶旅融合旅游正当其时,踏上旅途,一幅田园山水画在山回路转中徐徐展开,“坐高铁喝红茶泡温泉”渐渐深入人心。

文化和旅游部推出2023年第二期“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43条,普安县有1条线路成功入选,这是一条将“茶韵”“食韵”“景韵”集合一体的路线,从茶源街道出发,进民宿、观茶海、赏瀑布、泡温泉、吃茶宴……本次采访,记者沿着这条路线出发,探索普安如何打造茶旅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两个小时“进自然” 畅游住在茶山下

记者一行从贵阳北站出发,1个小时26分钟便抵达普安县站。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推荐的精品线路,第一站要“打卡”的地方是细寨村,距普安县站约50分钟车程。

细寨村位于普安县茶源街道东南方向,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集聚村,因特殊的地理条件,这里一年四季薄雾笼罩,错落有致的村庄隐于山峦与雾霭之间,加之浓厚的布依风情,为村寨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秘境深处的风景、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描述的正是细寨。

当地最有名的民宿是“细寨进自然茶生活康乐基地”,今年6月份试运营。走进基地,满目皆绿,远方是连绵的茶山,风吹过,空气中是微涩的茶香,心旷神怡之际,立古树下,见田舍冒出袅袅炊烟,鸡犬相闻,如进桃花源。

“这里是普安红集团旗下的茶庄园,属于茶旅一体化的实训运营基地,有客房37间,可接待65名客人。”普安县金农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文案策划王盛昌说,他也是“进自然”的相关负责人之一。他告诉记者,基地的目标是打造吃、住、玩、行、乐一体的民宿体验,“这里距离贵州绿茶第一采的永久首采地——茶神谷驾车只需要20分钟,游客采茶回来后,可以在基地自行制茶。”

“民宿+茶文化”的组合拳,可以让游客在“进自然”逗留两天一夜。“这也算是我们现在主推的招牌产品,目标客户定位在2小时通勤圈的周边居民。经过4个月的试运营,从入住率就能看出表现不错。”王盛昌说。

接下来,“进自然”将在现有基础上,充分挖掘茶山优势,结合相关部门推出的利好政策,做好基础设施的服务配套,优化提升交通出行,为推动普安“茶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泡着温泉喝红茶 八方客人来“打卡”

根据精品线路的规划,从“进自然”民宿出来后,要到茶海骑行。这是一种特殊的体验,骑着自行车环绕茶山,上坡、下坡、大转弯……车轮随着道路高低起伏,茶海的旖旎风光在风的吹拂下,犹如绿色的波浪翻滚。白水瀑布是普安人钟情的美景,是普安境内最大的瀑布,据传宛如条条银练,悄无声息地跌入90米下的潭口,可惜此行未得一见,只有将这遗憾的美,留给下一次的相遇。

普安森林温泉是此行的主要站点之一。从“茶海”驱车40分钟,便到森林边缘、温泉的中心,无人机从空中俯瞰,仿若在“森林之眼”泡汤。

这里由普安温泉大酒店和森林温泉组成,是一家以温泉养生为核心,集餐饮住宿、商务会议、休闲娱乐等融商务与度假为一体的度假区。“目前我们有室内室外泡池28个,游泳池1个。酒店房间有155间,同时配套有大型露天停车场。”普安县森林温泉度假区总经理梅婕介绍,因为前期和20多家旅行社签订协议,哪怕是八九月份,温泉酒店也是“一房难求”,客流以周边县市和来自云南、广西的游客为主。

“有人好奇,为什么要大老远地来泡温泉,我的观点是仅仅泡温泉吸引力不够,但结合看古茶树就有意思多了。”梅婕说。

普安县全境内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四球古茶树2万多株,被誉为“世界茶源地”。

“第一天来看古茶树,了解茶文化,当晚泡个温泉,第二天返程。”梅婕笑盈盈地说,这个安排是游客们公认的最舒适线路,“哪个不愿意坐着高铁喝着红茶泡着温泉享受人生呢?!”

节点旅游休闲玩 “茶旅+”融出新特色

森林温泉是精品线路的最后一站,推荐的美食是普安牛干巴和普安全茶宴。记者测算一下,如果没有特殊安排的话,大概两天时间就可以完成普安游。

对此,普安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石灵霞表示:“普安打造的就是节点旅游,两三天的游玩最舒服。”

她介绍,普安是以四球古茶树群为点,以万亩茶山为面,以节点旅游为带动,努力提升普安县在“康养胜地、人文兴义”中的知名度、美誉度。

节点旅游,可以理解为目的地的中转驿站,或者短途游。因为普安处于中心点,所以面向高铁方向接待从贵阳、安顺等地前来的旅客,面向高速方向接待前往晴隆、兴义方向的游客,“大家在普安留一下,这就是很好的节点。”石灵霞介绍。

旅是一方面,茶是另一方面,“茶+旅”的融合才是最好的呈现。

石灵霞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普安县因地制宜,以“普安红”为代表的茶产业作为示范引领,始终坚持旅游产业化思路,紧紧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通过设置短途旅游线路、完善基础设施,逐步规划打造串联涉及包含温泉康养、夜市街区、万亩茶山、民宿服务等在内的节点旅游线路,进一步开发“住茶园、品茶饮、购茶产”等新兴旅游业态,充分彰显普安“茶旅+”特色优势。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普安全县现有茶园总面积18.3万亩,投产面积12.5万亩。培育涉茶主体20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全国500强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州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截至9月30日,普安干茶产量8675.85吨,产值12.76亿元,综合产值17.01亿元。

当绿叶子遇见旅游的春风,就增添附加值,变成“金叶子”,扎实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还是那句话,中国古茶树之乡欢迎您,有时间,来普安吧!”石灵霞笑着说。

--> 2023-10-27 茶旅融合助推普安高质量发展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07828.html 1 茶海风光美 温泉沁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