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弘弢)正值秋收季,在收获玉米、高粱的同时,遵义市绥阳县青杠塘镇“秸”尽全力,将全镇超九成的废弃秸秆变为喂养牲畜的“五谷杂粮”。
近日,记者走进青杠塘镇坪坝村秸秆回收点,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村民们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送进打捆包膜一体机进行粉碎,经过压实包膜后,变为一捆捆的“黄金卷”,整齐有序地堆列在一起。
“通过青贮调制,饲料营养成分得以保存,发酵之后饲料的酒香味又得以凸显,肉牛开了胃口,喜欢吃,身体长得也快。”回收点经营户黎安胜饲养肉牛120头,今年5月,他以每吨200元钱的价格陆续从邻近村民手里收购秸秆,给肉牛准备草料,截至目前,回收点共回收秸秆600多吨。
同样是瞄准青贮饲料市场,青杠塘镇庙湾村秸秆回收点采用中型设备,日产饲料约50吨,今年已加工秸秆、牧草等1600吨左右。
此外,该回收点通过分级分类,将所回收秸秆分为普通的农作物秸秆、牧草、青玉米秆三种,每吨价格在200至1200元不等,产品销往绥阳、正安、道真、桐梓等地。“回收点以售卖和代加工青贮饲料为主,这几天前来加工饲料的种植养殖户一直不断。”回收点经营户余传毅介绍。
近年来,青杠塘镇全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使得秸秆变废为宝,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目前已建有秸秆回收点3个,覆盖全镇所有行政村。今年,共种植玉米、高粱20000余亩,仅秸秆回收率就达90%以上。”青杠塘镇副镇长袁礼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