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各地实践

六盘水

凝聚监督合力 助力巡察监督提质增效

2023年10月,六盘水盘州市大山镇皂角树村党支部原委员、村民委员会原委员张某某因侵占贪污刺梨管护资金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张某某案的快速处理,源于“纪巡审”三方联动。

“原定发给群众的刺梨管护资金为320元/亩,但群众反馈只收到160元/亩的管护资金,村干部张某某却答复剩余资金主要用于村集体事业。”此前,六盘水盘州市纪委监委收到该市审计局移交大山镇皂角树村刺梨产业提质增效项目资金应发未发问题线索。

盘州市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到该村进行调查,查阅相关票据资料,选取有关责任人谈话核实,发现张某某利用职务便利,向群众隐瞒刺梨产业管护标准,侵占贪污管护资金的事实。

“其他村是否也存在这种情况,建议作为一个关注重点。”

在盘州市召开的“纪巡审”联动协作会议上,纪委、巡察、审计有关负责同志就乡村振兴产业方面需关注、跟进事项进行讨论。

针对张某某案件暴露出的问题,盘州市深化对审计反馈问题的成果运用,推进“纪、巡、审”监督贯通融合,整合巡察、纪委力量,以点带面、循线深挖刺梨产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盘州市委二届第三轮巡察启动后,该市及时组织7个巡察组增加监督清单,聚焦13个乡镇及市属刺梨产业龙头企业落实产业振兴政策情况开展巡察监督,重点对刺梨产业项目资金使用是否规范、补贴是否发放到位、管护是否及时等开展巡察,发现4个乡镇存在拖欠刺梨收购款、管护不及时、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发挥不力等3个方面问题。

为此,盘州市纪委监委举一反三,根据审计、巡察发现问题,部署开展全市刺梨产业提质增效项目专项监督,依托“室组地”协作联动机制,成立2个专项监督组,围绕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属牵头国有企业资金拨付、聚农公司肥料费使用等4方责任落实情况,细化监督清单11项,跟进监督、联动监督。截至目前,共发现占用项目资金、虚假资料申请资金等问题11个,列为问题线索3件。

今年以来,为切实增强巡审联动实效,六盘水市制定出台巡察机构与市审计局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和建立完善巡察机构与纪委监委协作配合制度,做细做实“纪巡审”监督贯通融合,实现信息沟通、工作联通、成果融通、力量贯通,发挥1+1+1>3的监督合力。每轮巡前,市委巡察机构充分听取纪检监察机关、审计部门意见建议,确保在人员力量选配、监督重点把握等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巡察中采取重要问题现场会商、重点问题线索提前介入等方式同步开展监督。

今年来,市委巡察机构分别向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审计局征求意见606条、118条,共抽调17名纪检监察、审计人员参加巡察,共同会商研判问题及线索30余个,累计向审计局反馈审计整改不到位问题5个。

安顺

“纪巡审”联动 提升监督效能

“怪我一时糊涂,心存侥幸……”前不久,在安顺市普定县穿洞街道三兴村召开的处分决定宣布会上,会计姚某某深刻忏悔。

姚某某被查处,要从当地开展“纪巡审”联动监督说起。今年以来,普定县聚焦乡村振兴领域,采取“纪巡审”联动方式,选取经济体量大、资金拨付集中、产业项目聚集的村(社区)开展“一村一公司”专项巡察,深挖彻查惠农惠民政策落实、产业项目实施、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蚁腐蝇贪”。

在对穿洞街道三兴村巡察期间,巡察组发现村财务支出不规范等问题。为快速查清查实问题,巡察组立即协调县审计局派出业务骨干,梳理三兴村账务,很快发现三兴村公司账务收支不平衡,大量支出无票据及佐证材料,资金可能被套取挪用等问题,巡察组立即找会计姚某某了解情况。

“账务没有问题,就是有些报账手续还没来得及完善……”姚某某神色紧张。

巡察组立即将问题线索上报县委巡察办,由县委巡察办组织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对问题线索进行“三方研判”,并将该问题线索移交给县纪委监委,查清了姚某某利用职务便利,多次挪用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用于个人生活开支的事实。姚某某受到严肃处理,所挪用资金全部退还。

强化“纪巡审”联动,安顺市纪委监委制定完善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在人员选配、情况通报、沟通协作、问题反馈等方面加强协作配合,提升监督效能。今年以来,市县巡察移交问题线索269件,立案36件4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

巡察进驻前,召开巡前通报会,提前对被巡察单位进行精准“画像”,并抽调纪检监察、审计专业人才参与巡察。巡察中,对把握不准的问题线索,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由纪检监察机关、巡察机构和审计部门对问题进行“三方研判”,推动快速精准处置问题线索。巡察结束后,巡察机构及时梳理巡察发现问题,采取书面通报、现场反馈等形式,及时提供给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部门,作为日常监督、审计监督的参考。

今年来,审计部门根据市委巡察组意见建议,已先后对8家相关部门开展审计。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日常监督,共对巡察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39人进行追责问责。

黔西南

贯通协作 推进监督深度融合

“安龙县水务总公司将房租费、废旧物品出售等收入私设为‘小金库’,并以劳保项目名义购买超市购物卡作为福利发放……”今年9月,安龙县水务总公司总经理王某某因私设“小金库”等违纪违法问题,受到严肃处理。

对王某某问题线索的查处,源于黔西南州纪检监察机关联合巡察、审计部门,探索“纪巡审”联动协作,对相关部门(国企)开展“三类监督”。

为推动纪检监察、巡察、审计“三类监督”贯通融合,黔西南州健全完善州委巡察机构与州纪委监委有关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州委巡察机构与州审计局协作配合机制等制度,从信息沟通、工作联通和成果融通等方面对联动协作机制进行规范,推动信息互通、力量整合、线索移送、问题整改、结果反馈、成果运用等各环节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形成监督合力,构建衔接顺畅、配合有效的贯通协同工作格局。

“我们根据工作需要,由州纪委监委牵头适时召开‘三类监督’联席会议,相互通报前期协作联动工作开展情况,就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共同会商研判重点监督事项。”州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州委巡察机构共抽调9名审计系统干部和22名纪检监察系统干部参与巡察工作。”

面对巡察对象可能存在经济、财务、纪律方面的问题,巡察期间州委巡察组组内会针对性配备纪检监察干部和审计人员,在巡察中联动开展专项监督和专项审计。巡察组主要从重点项目落实、重大资金拨付等方面查找问题,发现疑点后同步共享给审计人员核查问题背后可能存在的经济问题;审计人员主要从财务账目中查找经济问题,并同步共享给巡察组核查问题背后的根源和责任;纪检监察干部则对巡察组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深入调查核实,同时为巡察监督和专项审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工作方向。

“你单位采取食堂收入不入账等方式私设‘小金库’,反映出管党治党弱化、内部监督缺失等问题,请对照举一反三、认真整改……”十三届贞丰县委第三轮巡察期间,该县纪委监委在县审计局抄送的专题审计报告中,发现县某中学存在私设“小金库”问题,在按程序开展初核后,对该校相关4名负责人予以立案审查调查,并对存在的风险隐患和问题督促立行立改、及时堵塞漏洞、健全制度。

“‘纪巡审’三方各有专长、各具优势,统筹职能、力量和资源加强联动监督,能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更精准地发现病灶、查找问题、对症下药,释放‘1+1+1>3’的叠加效应。”该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将积极拓展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同审计监督贯通融合、协调协同的有效路径,充分运用审计监督成果,坚决查处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不断深化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 2023-10-26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07698.html 1 各地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