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清风
“针对审计报告反映存在‘事企不分’,违规兼职取酬、违规发放津补贴等8个问题,党组要主动扛起整改政治责任,分类梳理审计反馈问题,制定细化整改措施,逐条对照整改销号……”前不久,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抽调专人,组建审计反馈问题专项监督检查组,以实地走访、查阅资料、主动约谈方式,到被监督单位开展审计问题整改督导。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推动完善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促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常态化制度化,加强与审计机关协调配合,用好审计监督成果,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重要作用。省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加强与巡视巡察机构、审计机关的协作配合,强化工作统筹和力量协调,推进“三类监督”贯通协同,在力量整合、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成果运用等各环节同向发力,着力构建“查、改、治”一体推进工作机制,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
围绕“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作联动、深度融合”目标,省纪委监委联合省委审计办、省委巡视办、省审计厅印发贵州省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实施办法,建立“三类监督”联席会议机制,持续优化省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省委审计委员会会议、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和巡视巡察综合监督平台,明确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措施配合、责任追究等具体事项,全流程、全方位、全要素明确“谁来联动、怎么联动、联动什么”的问题。通过联合监督检查、跟踪问题整改、督促建章立制,推动政治监督和经济监督协同发展,同频共振。
“我们充分发挥‘三类监督’联席会议作用,纪检监察机关和巡视巡察机构在工作中遇到涉及审计相关专业性问题,可快速提请审计机关予以支持。审计机关因工作权限一时无法查清涉嫌公权力运行、公共资金使用等问题的,也可及时提请纪检监察机关依法采取谈话、询问、调取等措施。”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在此基础上,“纪巡审”三方相互选派具有与监督事项相关的专业知识干部参加监督工作,并适时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和行业,联合开展专项监督。如在十三届省委第一轮巡视中,省委巡视组与审计组对2所省属高校同步开展联动监督,精准发现其在基建后勤、招标采购、科研经费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相关问题已纳入问题台账清单并反馈被监督单位逐一对照整改。
在省级“纪巡审”协同联动的示范带动下,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实际,加强与巡视巡察、审计部门的沟通联络、资源整合,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群众“急难愁盼”等“国之大事”“省之大计”强化监督检查。
乡村振兴领域相关政策落实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前不久,遵义市仁怀市第一巡察组以“纪巡审”联动方式在五马镇开展巡察,审计组在查阅经济账目时,发现该镇存在漏发退耕还林补助资金问题,涉及漏发金额148万余元。随后,巡察组召开“纪巡审”联席会议,会商研判该问题线索,作出向五马镇边巡边改建议,要求立即查明未发放补助原因并督促发放。三方联动监督推动下,很快,该镇林业站、财政所负责人因工作失职漏发退耕还林补助等问题被立案审查调查,漏发资金及时发放。
发现问题,目的是更好地解决问题。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这一关键,畅通与巡视巡察机构和审计机关的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建立专门问题台账,强化联动整改,对“三类监督”问题线索集中管理、跟踪督办。
为切实提高审计问题线索移送效率,今年,省纪委监委派驻省财政厅纪检监察组按照“及时移送—集中管理—分类处置”问题线索闭环管理机制要求,协助省审计厅修订完善贵州省审计机关发现问题线索移送管理办法,更加突出操作性和精准性,进一步厘清工作职责,优化工作程序,确保移送质量高效高质。今年以来,贵州省市县审计机关已向同级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审计发现问题线索46件。
贵阳市纪委监委研究制定纪检监察监督与巡察监督协作配合工作办法和市委巡察机构与市审计局协作配合机制实施意见,明确“纪巡审”联动问题整改协作配合事项。针对联合监督中发现的行业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三方共同研究分析,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纳入巡察问题台账等方式,督促有关部门聚焦问题立行立改,推动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今年以来,通过联动监督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20余个。
黔东南州天柱县纪委监委在每轮巡察结束后,按照“一轮一审”原则,对被巡察党组织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报告进行现场联合会审,纪检监察部门把巡察反馈问题作为监督检查重要内容和开展党内政治生态分析重要参考,审计部门把巡察发现的有关问题按规定写入审计报告,纳入审计内容予以重点关注,共同推进问题整改销号。今年1至9月,已开展联合会审1次,向被巡察党组织下发整改工作提示函12份,开展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专项检查2次,推动完成问题整改390个。
全省各地持续用好联动监督成果,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督促被监督单位深入查找监管盲点、政策堵点、改革难点,打好制度“补丁”、堵塞管理漏洞,切实做好联动监督“后半篇文章”。
前不久,针对被监督单位在审计、巡视、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中存在力度不够、进展缓慢等问题,省纪委监委派驻省检察院纪检监察组对该单位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集体约谈,就落实整改、长效整改提出明确要求。同时,还将被监督单位审计反馈问题与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和日常监督发现问题纳入问题台账,制定细化整改监督方案,先后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党组会等方式7次反馈问题、跟踪督导,推动被监督单位修订完善党组“三重一大”事项实施办法等制度3项。
“现在,我库所有粮食购销均挂在粮食交易中心网站公开销售,以前‘暗箱操作’问题得到有效杜绝。”近日,遵义市习水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委巡察办、县审计局,到县粮油储备库实地查看问题整改成效。此前,习水县以“纪巡审”联动监督方式开展专项监督,查出该库相关人员存在以虚报粮食单价、虚列粮食采购等方式套取国家资金、违规发放津补贴等违纪违法问题。针对该案暴露出的问题,习水县纪委监委向县发改局、县粮油储备库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建立完善县粮食安全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县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等制度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