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勤 郭立)10月24日,记者从省委宣传部召开的“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六盘水市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六盘水市努力走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西部欠发达地区促进共同富裕、喀斯特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条路子”,奋力闯出一条既服务和融入全省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又具有六盘水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路。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底线任务来抓,响鼓重锤抓巩固、促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共同富裕。
工业经济强基展链。按照省委、省政府把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进行打造及关于“富矿精开”的部署要求,不断加快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走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路子。
重大项目蹄疾步稳。2023年全市共安排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524个,总投资4843.92亿元的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盘江新光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将山地农业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足“土特产”文章。以“两园一田”建设为引领,建成万亩以上产业基地15个;发展以“凉都三宝”为代表的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近400万亩,刺梨种植和加工规模全国最大;培育国家农业龙头企业2家、国家级示范社33个。
旅游产业华丽蜕变。立足“避暑康养+冰雪运动”文化旅游主体功能区定位,坚持将旅游产业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擦亮“中国凉都”名片聚“人气”,走好西部欠发达地区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子。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坚持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坚决落实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要求,以更大力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走好喀斯特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子。目前全市森林面积达922万亩,森林覆盖率62%;拥有贵州玉舍国家森林公园、贵州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等11张“国字号”生态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