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抓好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

黄丽媛

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贵州被历史性地赋予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使命,能否抓好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直接关系到能否牢牢守住庞大的脱贫群体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关系到贵州样板的质量和成色,关系到广袤乡村的兴旺与安乐。

就业稳则民心安,产业兴则百姓富,这是脱贫攻坚的实践总结,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在威宁自治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督导推进会上,省委主要领导明确提出,要抓好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聚焦易地搬迁群众等重点群体,紧盯“四项收入”,加大劳务输出组织力度,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县域富民产业,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

发展产业和稳定就业是提升脱贫质量的关键。回顾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贵州书写出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答卷,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狠抓产业发展、就业服务,让群众增收更有保障。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贵州被历史性地赋予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使命,能否抓好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直接关系到能否牢牢守住庞大的脱贫群体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关系到贵州样板的质量和成色,关系到广袤乡村的兴旺与安乐。

抓好就业,要“内外兼修”。就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稳住岗位、实现就业,防止返贫致贫才有坚实支撑。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复杂,更须把稳岗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持续抓紧抓实。数据显示,我省农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7%,脱贫人口的工资性收入占比高达77.2%,外出务工是增收的重要渠道。这一省情实际要求我们“外修”做好稳定务工就业,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确保农村劳动力高效、有序、安全外出务工。对省内务工群众,要通过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工代赈等方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同时,“内修”做好就业技能提升和就业服务指导,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让更多农民群众有证在手有技在身,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抓好产业,要“做特强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被放在首要位置。因为产业兴旺,农民增收才有支撑,乡村振兴才有基础。近年来,贵州立足优质资源禀赋,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辣椒、刺梨、蓝莓、李子等产业规模全国第一,贵州黄牛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收获一众铁杆粉丝,刺梨液等深加工产品占据省内外中高端市场一席之地。实践证明,做足“土特产”文章,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那么,如何做足“土特产”文章,把特色资源更好转化为致富一方的特色产业?找准定位、明确目标,聚焦品种品质品牌,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发展,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把优势做得更优、把特色做得更特。

抓好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更大的意义还在于一个产业能带动一方就业。产业是就业的保障,就业是产业的支撑。贵州农业特色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的良性互动正在逐步形成。我们相信,当产业发展与百姓就业同频共振,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图景必定会在黔贵大地徐徐铺展。

--> 2023-10-24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07395.html 1 抓好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