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省关工委每年组织2000余个宣讲团(组),深入学校开展主题宣讲。同时,以“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喜迎二十大”“学习二十大、共筑中华魂”“学习新思想、奋进新征程”等为主题,积极开展读书、征文、展演、演讲等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青少年;以“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暨“游基地、学党史”活动为载体,组织“五老”和青少年携手开展党史宣讲、知识竞答、红色之旅、缅怀革命先烈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每年受教育青少年200余万人次。
关爱工程走深走实
来自六盘水市水城区南开乡的杨会,曾因家庭原因打算放弃初中学业,在六盘水市关工委副主任徐春刚的资助下,顺利完成学业并考上大学,如今在贵阳市一家旅游公司工作,家里的三个弟妹也都陆续考上了大学。“徐伯伯,是您让我从困境中走出,也是您教我从贫困中寻找到幸福……”在给徐春刚的感谢信中,杨会深情写道。
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省关工委持续开展“开学季、关爱行”“助成长、关爱行”活动,每年为2000余名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困境青少年发放关爱金,组织全省“五老”与1000名农村留守儿童、困境青少年结对开展精准关爱;以庆祝六一儿童节为契机,广泛开展关爱活动,近三年捐赠款物价值6000余万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每年受教育青少年近200万人次;持续推进省关工委家长“尽责优教”讲堂品牌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家长培训和家风宣讲,每年受教育人数5万余人次。
服务大局有力有效
2016年,省关工委开始在遵义市凤冈县开展蜂糖李科技服务示范基地建设,连续七年得到项目资金扶持,先后在王寨、永和等7个乡(镇、街道)推广蜂糖李种植,并成立凤冈县蜂糖李产业发展协会,采取统一培训、抱团发展模式,优化种植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推动当地蜂糖李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种植面积已达1万余亩,实现经济价值1000余万元。
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实施农村青年人才培养行动,全省各级关工委每年会同有关部门举办实用技术培训1000余期;组织千名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建设乡村振兴青年科技服务示范基地(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00余个,有力助推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同时,聚焦乡村教育振兴,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双助”行动,每年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研培中心”50个,各地依托研培中心,每年培训幼儿教师2万余人,有力助推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文化传承用心用情
贵阳市开阳县“五老”志愿服务队由32名退休教师组成。近年来,该志愿服务队致力于水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和刺绣技艺)传承公益教学帮扶,坚持定期对当地青少年进行传统蜡染工艺、图案设计、色彩调配等义务教学辅导,培养民族团结意识,培训民族传统技能,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被评为贵州省志愿服务重点扶持项目。
注重把资金、资源等向民族地区倾斜,形成关心重视民族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注重弘扬民族文化的鲜明导向。省关工委积极组织“五老”发挥个人特长,大力开展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创作,实施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探索建立“五老”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示范点,用文化帮助青少年涵养人格、砥砺品行,坚定文化自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下一步,贵州省关工委将持续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引路人、关爱帮扶的热心人、合法权益的守护人,谱写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