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六盘水 沃野流金时 丰收起欢歌

村民在杜鹃花基地中劳作。 黄瑶 摄

锅底塘村烤烟丰收。 黄瑶 摄

↓八月瓜。 顾冰洁 摄

黄瑶

秋分时节,稻谷飘香、硕果累累,踏秋赏景正当时。

秋日的凉都大地,以丰收的果实为画笔,以丰收节为舞台,让古村落、民族村寨、农业文化遗产等独特价值被更多人“看见”,乡土气息和文化韵味借助节日的媒介得以进一步彰显,氤氲于丰收喜悦之中的田园生活更让人心驰神往。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法定节日。丰收节设立以来,农民参与的热情一次比一次高涨,活动内容一次比一次丰富,节日特色一次比一次鲜明,社会影响力一次比一次彰显。可以说,丰收节已经成为广大农民朋友自己的节日符号、新时代重农强农的生动象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鲜活体现。

这一天,我们致敬农民。“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千百年来,农事最辛劳,农民最辛苦。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农民的奋斗,顶天立地;农民的创造,惊天动地。因此,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才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这一天,我们更加礼赞丰收。农民丰收节,既是亿万农民庆丰收、晒丰收的节日,也是全社会享丰收、助增收的节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礼赞丰收,就是礼赞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的朴素哲理,就是礼赞“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精神价值,就是礼赞“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时代风尚。

农民的节日惠农民,农民的节日农民乐。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经过一年辛勤劳作,广大农民终于迎来了丰收,理应在节日共享收获之喜。

为了新一年的丰收,六盘水市在过去的一年中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0%用于发展产业,支持培育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等模式,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

截至目前,六盘水全市共争取省级以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补助资金85386万元,各市(特区、区)加快资金项目进度,共投入财政衔接补助资金50282万元,实施项目164个,占比62.12%,主要用于六盘水市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特产品深加工及配套设施建设。其中,产业奖补到户:实施项目7个,安排资金2358.5万元,已兑现到户188万元,已发放到户(脱贫户和监测户)1063户。

春种秋收,大地流金。有人说,以农业为基础孕育的中华文明,她的底色丰富多彩,但一定少不了秋收季节的这一抹金黄。从节气时令到现代节日,丰收节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自己的节日符号、新时代重农强农的生动象征和“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鲜活体现。秋风拂过,凉都大地正孕育着新的希望。

黄金叶子陆续赶“烤”

眼下,正值烤烟采摘、烘烤的季节。

在盘州市民主镇锅底塘村的烤烟基地里,村党支部书记王盘江正忙着带领村民采收新一年的“黄金叶”。

“2010年起,我们村就开始烤烟种植,大规模种植是在2020年。今年全村一共种植了810亩,从7月20日开始采收,目前已经采摘了三分之一。”

除了村党支部书记,侃侃而谈的王盘江还有另一个身份——镇人大代表。

“2021年被选为人大代表,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吧。有了这个身份,让我随时谨记身上的责任,更好地服务百姓,带领群众致富。”

2019年,王盘江通过选举,成为了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他,已经是有了好几年烤烟种植经验的老师傅。

“所以一开始要开辟这块新土地进行烤烟种植,百姓存在抵触情绪,我也非常理解。”

为了完成高标准农田坝区种植的新任务,2022年,锅底塘村计划盘活原本的1400余亩荒地,发展烤烟种植。

“一开始路不通,肥料、种子都需要人背马驮,大家都不愿意来。我就带着几名村民,种植了28亩,先试先行,用事实说话才是最让百姓信服的方式。”

烤烟种下去了,王盘江也没闲着。为了解决路的问题,他一趟又一趟地跑到县城和相关部门要项目、要资金。

2023年初,在王盘江和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笔者眼前这条长4.1公里、宽3米的高标准农田机耕道终于修通了。

“路一通,我们试验田收成也还不错,不用开动员会,百姓都陆续找到我们,要求加入烤烟种植的队伍。现在,最多的一户种了104亩。在新土地上开荒种植,每亩能增收500元。而且我们还在土地里套种了玉米、生姜,让百姓又多了一份收入。”

辣妹子不愁“嫁”

在六盘水市水城区勺米镇营田村野坞组,一垄垄辣椒已经进入收获期。

2020年,为寻找高效农作物,营田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峰率先在自家地里尝试种植辣椒。当年试种的1亩辣椒就带来了近6000元的可喜收入。

2021年,营田村开始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的组织方式和“稳包统营”的方式向群众推广辣椒种植,即由贵州辣道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辣道全公司)负责提供秧苗,村集体负责先行垫付幼苗、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种植技术和管护指导,椒农负责自家产业的维护。辣椒成熟后由合作社统一销售给辣道全公司,并按照村集体占股3%,群众占股97%的比例划分收益。

“目前我们种植的辣椒主要是草莓椒、艳椒和秀辣52号3个品种。亩产量保底3000斤,按照市场每斤2.8元的价格,亩产值在7000元—8000元之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不少收益。”水城区勺米镇派驻营田村驻村干部兼辣椒种植技术辅导员胡正军指着营田村辣椒项目公示牌高兴地介绍。

经过3年的努力,2023年营田村52户群众加入了辣椒种植行列,其中种植规模达10亩以上的有16户。全村辣椒种植面积达422亩,产值约350万元,预计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左右。

曾经的建档立卡户钟永辉如今也是营田村辣椒种植大户之一,用他的话说“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在各级干部的持续大力帮扶下,只要肯吃苦、能吃苦就不信日子过不好。”

2022年,钟永辉种植辣椒16亩,收益10余万元,今年看清了辣椒的好行情,他主动把种植规模扩大到了20亩,预计收益可达15万元。“明年我打算再多种些,把规模扩大到50亩,趁着年轻好好拼一把……”钟永辉满怀信心和希望地说。

现在,越来越多的营田村群众尝到了辣椒产业里的“甜头”,看到了种植辣椒带来的效益,主动找到村合作社报名参与明年的辣椒种植项目。

“根据群众现在种植意愿和报名情况,明年营田村辣椒种植规模有望突破600亩,产值实现500余万元,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左右。”营田村驻村第一书记姜春说。

八月瓜出手就是王“炸”

秋意浓,丰收至。

走进六枝特区艺辉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鼻尖萦绕着独属于八月瓜的香甜。

往里走去,基地里大片翠绿的枝叶与藤蔓交织,成串的八月瓜挂在枝头,部分成熟的果实已然炸开,露出里面洁白的果肉,让人垂涎欲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

六枝特区艺辉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六枝特区月亮河乡把仕寨村,负责人名叫罗雷。

说起罗雷,把仕寨村的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上一句:“有想法,有出息。”

有想法的罗雷,是家里三姊妹中的老幺,上头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被全家人关心着的罗雷虽然自小性格跳脱,但成绩优异,考上了贵州中医药大学走出了大山,毕业后又顺利找到工作,成为贵州神奇药业公司的一名员工,每月拿着4000余元的固定工资。

然而走出大山的罗雷,在2011年做出一个别样的决定——辞掉稳定有保障的工作回乡创业。

“我从小就爱折腾,加上受到家里人的影响,所以决定回来创业。”罗雷说,小时候父亲就挑着货物赶乡场,成为村里第一批做生意的人。后来哥哥也做生意,于是自己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

返乡后,罗雷在哥哥的影响下决定做砂石生意,本着利民便民的原则,村民用砂时只收取成本价,并且免费提供砂石帮助当地和附近的村寨新建或改建村活动室、文化广场、硬化串户路和庭院等基础设施建设。

种种善举让罗雷的砂石厂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加上自己的经营,砂石厂生产经营年年攀升。

2018年,罗雷又把目光放到农业。“我刷短视频时无意间看到了八月瓜,评论里许多人都很喜欢。”罗雷说,八月瓜又名野香蕉,含有多种可溶性果糖、淀粉、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既可食用,又具有疏肝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除烦利尿、提高免疫力的药用价值。

而且小时候罗雷也会去山里采摘八月瓜,那是一种童年回忆,通过网络他发现这也是许多人的回忆,而正好市场上八月瓜并不多见。

于是,发现商机的罗雷前往西安学习了专业的八月瓜种植技术后,回到家里试种了20亩八月瓜。得益于当地的土壤、海拔等适宜八月瓜生长的条件和专业的种植技术,八月瓜挂果后口感非常好,长势也很不错,每亩能有2000多斤。

2021年,罗雷将八月瓜扩种到100多亩。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增收,罗雷还在八月瓜基地套种地瓜,养蜂、养鹅等。

成片的八月瓜每到成熟的时候,都会吸引许多游客来采摘。

“之前我们就知道这里有八月瓜,今天路过就赶紧来采摘一些,带回去给朋友尝尝。”家住郎岱镇的姚维告诉笔者,自己一直对八月瓜非常感兴趣,这次终于领略到独属于这个季节的美味,感觉非常不错。

罗雷还通过抖音和一些电商平台,采取“线下+线上”的销售方式,将八月瓜销售到省内外。“我们请了专业的主播在种植基地直播,每天都能吸引很多顾客购买、询问。”罗雷说,从7月底开园采摘开始,每天订单不断。

目前,基地除了售卖新鲜的八月瓜外,也在延伸产业链,将八月瓜制成中药材预知子和食物八月瓜面条。接下来还将继续延伸产业链,研发更多相关产品。

盘活闲置土地 催生乡村活力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体经济越发显现出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此,六盘水市水城区尖山街道立足水城经济开发区核心腹地的区位优势,联合所辖村(社区)成立贵州五联时创城市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贵州五联时创城市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六盘水永信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按照“街道党工委+公司+村(社区)+村(社区)干部”的“1+3”组织方式,投资生猪养殖项目。入股方所属村(社区)委员会通过选派1名股东代表参与公司项目决策、监督公司资金运用情况,尖山街道4个村(社区)干部按拟定金额出资入股,以贵州五联时创城市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占股11.84%,按股比分红。该项目2022年共积累集体经济140余万元,为村(社区)干部分红10余万元。

此外,尖山街道以贵州五联时创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为载体,利用位于尖山社区发克组原安六铁路闲置弃土场引入索玛花谷(杜鹃花)项目。该项目占地101余亩,涵盖杜鹃花培育、露营、垂钓、民宿、观光、探险等赏、玩、吃、游一体,现已完成投资600余万元,种植杜鹃花30余万株。以“保底分红+劳务输送+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合作期10年,可累计保底分红808000元,每年可解决就业3000余人次。

基地自2022年6月建设以来,已累计支付辖区居民灵活劳务费80余万元,解决稳定就业3人。同时依托索玛花谷杜鹃花基地,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大力发展林下和庭院种植高山杜鹃花,美化农户庭院,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利用老百姓林下、房前屋后、院坝、空地种植高山杜鹃花。

村里的合作社以8元/株向基地采购苗木,组织农户种植管护,基地提供配土、肥料、农药、营养杯及技术培训,解决病虫害并保底收购,利润分成比例为种植农户占50%,甲方占20%,乙方占30%。以管护2年高度达150厘米为例:保底收购单价为50元/株,单株利润可达40元左右。

--> 2023-09-2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05166.html 1 六盘水 沃野流金时 丰收起欢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