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贵州省召开2022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冯新斌研究员、遵义医科大学何志旭教授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出贵州省自然科学奖28项、技术发明奖4项、科技进步奖85项、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在此,我们向获得2022年度全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全体科技工作者致以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
科技奖励工作作为科技发展的一面镜子,是对科技水平、科技方针和政策导向的集中反映。自2001年起,贵州连续22年开展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先后9次召开全省科技奖励大会,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成果,为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
从2022年度的总体获奖成果看,有三个特征令人欣喜:一是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大势,二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三是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这些特征表明,近年来贵州科技创新工作更加聚焦基础研究、发展需求、企业主体地位和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力,以科技创新赢得更大发展主动权,依靠科技创新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以科技创新赢得发展主动权,迫切需要加强基础研究。2022年度获奖项目中,基础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从0到1”的原创成果,让我们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实践证明,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和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加强基础研究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断坚持。
以科技创新赢得发展主动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我们看到,除最高科学技术奖和科学技术合作奖以外的117项获奖项目中,由企业牵头和参与的项目共63个,占54%。企业是创新需求的主要提出者以及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的最终实现者,要不断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以科技创新赢得发展主动权,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我们看到,117项获奖项目793名项目完成人平均年龄37岁,年龄最小的26岁。其中,45岁以下获奖人员共512名,占65%。青年科技人才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和更有力的支持,让广大青年科技人才尽快成长成才。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科学研究与创新活动,我们必须更加尊重科技人才,尊重科技创新,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攀登科学高峰创造良好条件,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