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徐洪)“今天筹划已久的东山社区以工代赈项目终于开工啦,项目来之不易,我们一定努力高质量完成。”近日,在桐梓县海校街道东山社区稻藕渔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以工代赈项目开工仪式上,东山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小君说。
海校街道东山坝区总面积800余亩,现阶段由于地势低洼,未修建河堤工程,致使坝区农业生产、运输及管理严重受限。在河堤工程建成并治理后,东山坝区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农旅一体化稻藕渔产业,将稻藕渔综合种养深度融入城乡接合部经济圈建设,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目标,既生态安全又增效增收。
海校街道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建设+就业技能培训+劳务报酬发放”的赈济模式,始终把解决群众就业增收问题作为以工代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组织群众务工、发放劳务报酬、开展技能培训、拓展赈济模式、激发内生动力作为核心要求,坚持精准施“赈”。同时将项目投入不宜分割的资产折股或再投入项目,使当地搬迁群众从以工代赈“佣金”单一来源收益向“佣金、股金”等多元收益转变,多渠道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