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黔台融合发展路越走越宽

(上接第一版)

农业是黔台合作重点领域。5月,“海峡两岸共话乡村振兴”交流座谈会在贵阳举行,31名台湾嘉宾组团来黔和20余名贵州农业科技界的专家代表们齐聚一堂,携手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共商发展。

嘉宾团团长、海峡两岸农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章国威说,贵州许多农业产区拥有优美的乡村美景,可开展精致的旅游休闲伴手礼推广。同时,在产品溯源的视角下,可发展产区旅游经济,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并积极培训农民发展休闲农业、民宿经营管理,让农村成为年轻人愿意返乡发展的新天地。

为推动黔台两地中医药及芳香产业深度合作,在刚刚结束的黔台香药草暨中药产业发展对接会上,贵州与台湾相关企业签订了4项合作协议,包括植物药及中药新药CRO服务平台战略合作协议、台湾中药材供应链服务合作协议、贵州馥都生物产业基金设立签约、台湾永腾生技有限公司健康及保健食品投资协议。目前,4个项目正在推进中,贵州希望通过与台湾相关企业在中医药产业的深度交流合作,促进双方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优化涉台营商环境

在贵州创业更加舒心。多年来,贵州在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积极作为。如今,黔台两地经贸合作更加便捷、高效。

今年6月,贵阳市正式开设“台胞台企服务窗口”,可为台胞台企提供网上预约服务,约定办理时间、办理业务等。此外,还可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帮办代办服务,为台胞台企提供政务服务材料代收、业务帮办代办等。

一系列惠及台胞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为贵州与台湾进一步深化合作注入了新动能。

——省台办、省发展改革委等43个省直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黔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意见》等措施,确保台商台企获得政策红利;建立台商台胞权益联席会议保障机制等,助力台商台企在黔发展。

——印发《关于开展2023黔台经济促融合发展服务年的通知》,有力推动各地台办开展“服务年”活动,持续牵线搭桥,促进黔台经贸合作。

——指导贵阳市出台《关于促进筑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66条,支持台商台企参与贵阳大数据、农业、乡村振兴等专项行动,让台商、台企在政府招投标、科技项目申报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来到贵州投资就是‘贵人’,为‘贵人服务’是省台办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和部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台办主任刘睿表示,多年来,省台办推动38家省直部门建立台商台胞权益联席会议保障机制、推动各地台办建立“走访台企、助推发展”机制、联合省高院下发《关于开展涉台纠纷在线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

与此同时,联合20余家单位建立推动重点对台经济工作主题推进年联合服务机制、推动23家省直部门和9个市(州)台办共同建立台胞咨询服务热线联络员机制,以机制做保障,及时了解台商台企面临的困难问题并针对性协调解决,助力台商台企在黔发展。

文化交流架起沟通桥梁

两地同胞,手足情深。一直以来,贵州积极搭建形式多样的两岸文化交流平台,致力于推动两地携手弘扬中华文化,一系列活动和平台已形成“品牌效应”,在两地产生广泛积极影响,对增进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和心灵契合、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6月,“中华一家亲·布依风情浓”——2023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欢度“六月六”活动在贵州举行。来自台湾的20余名嘉宾组团分别赴黔西南州贞丰县、兴义市以及晴隆县等地采风交流,一起欢度“六月六”。

“举办少数民族交流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台湾同胞了解贵州。”嘉宾团团长郭美珍认为这次交流活动很有意义,当地布依族群众很热情。

两地文化交流,实现“双向奔赴”。台湾青年蔡芳咏2020年定居毕节,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积极落实各项惠台政策,他们家的古筝生意越发红火。因其古筝质量上乘,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受海内外顾客好评,产品销往国内近30个省、市、自治区,出口近60个国家。

“毕节漆器非常有特色,我们下一步也计划将漆器的工艺融入古筝制作当中。”蔡芳咏希望能帮助当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将贵州多彩且独特的文化介绍给更多海内外同胞。

--> 2023-09-1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04608.html 1 黔台融合发展路越走越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