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的约束,村里滥办酒席的现象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逐步深入人心,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三穗县武笔街道吉洞村党支部书记姚元龙说,之前因吃酒花销导致家庭负担过重的不在少数,现在倡导办理红喜事酒席不超过一天、白事不超过三天;其他不办,随礼不超过200元,规范倡导之下酒席办理明显比以前少多了,村民也非常支持。
为进一步整治陈规陋习,全方位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三穗县出台《三穗县婚丧移风易俗倡导性标准》,依托“一约四会”,推进“合约食堂”模式,大力整治移风易俗突出问题,开展移风易俗“二十个一”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广泛宣传“四抵制四倡导”。截至目前,三穗建成“合约食堂”29个,酒席场均节约成本30%以上,县乡村召开会议500余场次,设置宣传栏100余个,发放《倡议书》7万余份,签订《承诺书》5000余份、《婚俗礼仪公约》600余份,开展文艺下乡演出18场次。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
为让文明之风从“劲吹”向“久吹”转变,三穗县突出群众主体地位,立足实际,探索创新,积极组织召开党员、村民会议,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推广“积分制”“清单制”试点,强化群众自治,实现基层治理由“被动“向“自发”转变。目前,全县已实现99个村(居)“一约三会”(村规民约、人民调解委员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全覆盖。全县获评“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1个,获命名省级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示范村(社区)26个。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如今,以文明为乡村铸魂,以新风为振兴塑形,绘就了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让文明新风在三穗大地劲吹,推动三穗乡村“面子”美到“里子”的美丽蝶变。
(欧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