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婚丧嫁娶,大家统一到村委会报备,在合约食堂办酒,而且要控制桌数、菜数、礼金数,提倡简操简办。”
“搞好环境卫生是为了我们在座各位好,为大家的健康着想,这个要求可以加。”
…………
夜色渐浓,在凯里市凯棠镇凯棠村,一场共商村规民约的“乡村夜话”院坝会正在进行。村民们围绕村规民约修订、红白喜事操办标准、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各抒己见。
“我们白天要干活路,大家只有晚上才能聚在一起。这种‘乡村夜话’特别好,让我们从‘台下看戏’变成‘台上唱戏’,一起商量把我们村寨搞得越来越好。”村民张一郎说。
今年以来,凯棠镇结合文明新风倡导行动,利用夜间农闲时间,以辖区47个自然寨为单位,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场、篮球场、文化长廊等场所广泛开展“乡村夜话+”院坝会,就人居环境整治、和美小院、乡风文明等畅所欲言,共商共治共话乡村文明。
“我们通过‘乡村夜话+理论宣讲’‘乡村夜话+移风易俗’‘乡村夜话+法治普及’等,引导村民们转变观念、改变旧俗,知法守法,让乡风更文明、乡村更和谐。”凯棠镇副镇长唐利民说。
据悉,自今年4月以来,凯棠镇充分利用“乡村夜话+”,开展各类理论宣讲宣传活动32场、移风易俗村民议事活动26场、法治宣讲活动35场。村民们在“乡村夜话+”中,参与乡村治理,彰显主人翁地位,这大大激活了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
“凯棠镇‘乡村夜话+’院坝会将持续开展,一月一主题,话环境整治、话乡村振兴、话乡风文明、话农事耕作、话消防安全……‘话’出凯棠文明新气象。”唐利民说。
(孙梦华 杨东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