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屯堡新故事

茶驿站的屯堡嬢嬢。 (平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莹

9月3日中午,记者走进平坝天龙屯堡村落时,萧树琴正与几个同伴一起,在屯墙、垣壁间搭起的临时茶驿里熬煮大碗茶。  

“喝茶吗?快来喝一碗。”萧树琴几人见到记者后,异口同声地说。  

多种配料在慢火细煮中,融为一体。初入口,是一种熟悉的味道,“姜茶!”

“不只有生姜,茶里还有金银花、甘草、蜂蜜、本地茶叶及其他3种秘方药材。”几人中的“老辈子”郑培莲开口,将600年前“4个祖先千万人马”的故事,从一碗大碗茶开始,娓娓道来。  

明洪武年间,屯堡人的祖先“调北征南”到贵州。路上行程一年,吃无油无盐的粽子、喝山溪河谷中的生水,难免肠胃不好、身体欠佳。为将生水消毒杀菌,人们就将三种秘方药材撒到生水里喝,既消毒,还能驱寒,最终“无一人损失”。  

传内不传外的大碗茶三种秘方药材,在屯堡相传至今。600年间,作为供人停歇休整的茶驿,为来往军旅送上一碗碗大碗茶。如今,两两一班,烧柴火、熬大碗茶,成了萧树琴、陈先珍等人的生活日常。  

在石墙石瓦的古村落中,身着“凤阳汉装”的屯堡妇女在古街上来回穿梭,成为吸引游客目光的一道独特风景。  

郑培莲总遇到有人问她,“阿婆,你穿这个是长衣服,又要系围腰布,还要在头上包帕子,热不热、舒不舒服?” 

“穿惯了‘大袖子’,舒服。”郑培莲总是回答得很简单。  

“大袖子”是屯堡人对“凤阳汉装”的叫法。屯堡妇女结婚当天,要“上头”,把“苦发”(即前额碎发)拔干净,祝愿结婚后幸福美满;“千打扮万打扮,少了耳环不好看”,两只耳朵上方的头发要留来盖着耳朵,下垂两只耳环。即“两耳盖宝”,寓意生财;脑后的头发用青毛线挽起来,并用梅花管簪固定住,寓意将全部东西“团”在一起……  

现今,这套屯堡妇女的特色着装与老一辈相比稍有变化。头饰变化不大,服饰则将一尺六寸半的袖子改成七八寸左右,再改了大襟牌,并将传统青色变得多彩。在屯堡人心里,这是生活越过越好的象征。  

种地,是屯堡人世代的生计。那些年,明朝10万大军就地屯军,寓兵于农。一边厉兵秣马,一边开荒种地。军屯建制、军旅群体遗风与江南农耕社会文明交融在一起,成了屯堡人的日常生活风貌。 

“现在生活好了,大部分土地流转了。闲来就跳舞、唱歌、做刺绣。”天龙屯堡刺绣市级传承人田茂芬不仅擅长刺绣,制作屯堡松糕粑也是十分拿手。

在景区游客服务点工作的田茂芬,还会为游客制作屯堡传统美食——松糕粑。“松糕松糕,寓意升高。原来松糕粑只有庆贺节日时才做来招待亲友,现在随时都可做来吃。原来手工制作‘大袖子’,一天顶多一件。现在,大家可到制衣店里购买花样繁多的成衣。

下午3点半左右,在距离游客服务点不远处的演武堂,地戏《三英战吕布》将故事拉回从前。

屯堡人驻扎下来,一边厉兵秣马,一边开荒种地,闲时怎么办?当时,人们围坐篝火旁聊天唱书,把前人事迹写成书本、分角色扮演,带上招式比划对打。慢慢地,为了熟识之人更能“入戏”,人们开始将前人形象雕刻出来,便有了“脸子”。带上“脸子”唱戏流传下来,是为“地戏”。在屯堡传统习俗中,地戏每年仅跳两次。一次在春节期间,称为“玩新春”;一次在农历7月半谷子扬花时节,称为“跳米花神”。  

大碗茶、“凤阳汉装”、松糕粑、地戏,是屯堡人心中割舍不掉的情结,也让游客更加深入了解屯堡文化魅力。  

如今,到茶驿烧茶招待游客、在家门口制作刺绣“手伴”、按时上下班到游客服务点制作松糕粑、戴上“脸子”到演武堂表演地戏……屯堡人在自己的家门口,用一种既传统又新鲜的生活方式,重新讲述着屯堡的故事。

--> 2023-09-12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04113.html 1 屯堡新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