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玲
秋高气爽,蓝天白云,走进贵安新区的月亮湖公园,只见湖岸绿树成荫,流水潺潺,不少游客怡然自得、悠闲漫步。
作为贵安新区重点打造的生态示范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月亮湖公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是人们争相前往的“打卡地”。今年6月,月亮湖公园成为贵阳市开放共享的12个城市公园绿地试点之一。
6月17日,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要求做强贵安新区经济、开放、生态、城市四大功能,全力推动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前进。
当下,贵安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围绕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聚焦生态环保高水准,加快提升生态功能,在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奋勇前行。
护“生态家底” 筑绿色屏障
驾车行驶在黔中大道悦子庭段,汽车尾气排放是否合格的情况,一目了然地显示在路边的大屏上。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贵安新区对被检车辆的信息和检测数据进行识别、记录和存储,并实时传输至远端数据管理平台进行统计分析,实现了机动车尾气污染检测网络化、智能化和实时化,为综合治理机动车污染和相关决策提供更有力支持。
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贵安新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用大数据守护绿色生态,为贵安新区探索生态保护之路添了一抹亮色。借助数字技术,贵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同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通过实时监测、过程监控、数据分析,逐步实现对大气、水、声等生态环境要素业务管理信息化全覆盖,变得越来越高效、科学、智慧。
今年上半年,贵安新区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9.4%,全区重要河流地表水监测断面均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松柏山水库取水口水质稳定达到II类水质要求,水质达标率100%,功能区声环境昼夜间达标率为100%。
同时,贵安新区抓实源头分类、垃圾投放、收集转运、初次处理、终端处置“五个环节”,推动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设置垃圾集中投放点1700个,便民投放点32个,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建“变现链条” 让生态惠民
9月3日,周末,贵安新区的湖潮乡平寨村小西湖生态农场,不少游客来到湖边的露营基地,尽享田园乡村的清凉与安逸。
“在抖音看到贵安新区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专门带家人来感受。”来自重庆的游客唐林,特别满意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贵安新区,“清凉”之地变为“人气”之地的村落不止一个。
湖潮乡车田村采取“党支部+集体公司+村民”的组织方式,成立由村委会100%控股的景区运营管理公司,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大力开展农村“五治”工作,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让乡村美如画。
为充分发挥内生动力,车田村成立了由村集体百分百控股的贵州贵安新区美丽车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村委会+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开展经营性项目13个,取得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破百万元的亮眼成绩,并实现人人分红,共享生态红利。
扫除脏乱差、拆掉老旧违、整治黑臭水,贵安新区高峰镇栗木村深入推进农村“五治”工作,建设宜居乡村。同时,因地制宜打造占地约6000亩的栗木国际山地越野汽车公园,发展独具区域特色的旅游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以前土坯房,现在小洋房,日子越过越舒畅。”69岁的栗木村村民罗明礼说,村里发展旅游产业后,自家双层小楼房变身“桂花大院”农家乐,每天10来桌客人,生活有盼头,日子很舒坦。
增“绿色资本” 蓄发展动能
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打造绿色产业、高质量产业。
贵安综保区围网内,晶泰科(贵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泰科”)采用先进实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开发生产绿色产品,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实现运行全流程绿色发展。
“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晶泰科负责人唐乐德表示,贵安新区大力推动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一批批坚持绿色发展的光电企业相继落户,公司生产所需要的包材、辅材就地取材,节省了时间成本、物流成本。
近年来,贵安新区加速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把绿色、循环的理念融入建设、运营等方面。晶泰科、浪潮、东江科技、福爱电子等一批示范企业涌现,传统产业依托智能化绿色化工艺不断迭代升级。
同时,贵安新区对新项目提高“绿色门槛”,对不符合产业引进政策、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的一律说“不”。此外,贵安新区引导金融机构丰富绿色产品和服务,扩大绿色信贷投放。
当下,贵安新区正大力培育晶泰科、东江科技、恒力、中粮可口可乐,建设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积极支持中国移动、华为云等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随着一个个有力的举措实施、一个个绿色园区形成、一批批绿色项目建成,贵安新区正以“绿”为底蓄积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