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贵州大学“博士村长”在德江开展牛粪资源化研究

让牛产业“生态循环”起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雨

如何有效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种养结合发展、改善土壤地力?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村长”牛粪资源化利用团队前往铜仁市德江县平原镇坳田村开展牛粪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这项研究主要是将牛粪进行好氧发酵,制成有机肥料,旨在解决畜禽养殖粪便污染、出路难的问题,为当地牛粪资源化提供一条合理有效的技术途径。”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村长”牛粪资源化利用团队负责人邹晓爽介绍,此行目的是对坳田村牛粪资源化情况进行跟踪服务。

在坳田村,团队成员首先与坳田村党支部书记彭洪刚进行交流,探讨目前辅料使用和腐熟温度等问题。随后,团队成员将腐熟牛粪取样,准备带回实验室检测。随后团队参观了有机肥生产加工过程,对施用有机肥的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调研。

邹晓爽说,坳田村按照“党支部+集体经济+农户”的组织方式,采取小规模、大群体、分户养、集中销的模式,带动全村80%以上群众养殖肉牛,肉牛产业发展迅速,亟需解决牛粪处理问题。

“为加强养殖场环境保护工作,充分综合利用牛粪资源,促进牛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推进贵州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李江教授带领团队对贵州省牛粪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调研后,提出适合的牛粪资源化策略,将牛粪进行无害化处置,用于有机专用肥,促进当地烤烟和白茶产业发展。”邹晓爽告诉记者,基于前期调研,团队成员于去年开始开发菌剂,对堆肥关键参数进行优化调控,并实地前往坳田村开展近半年的堆肥试验,最终形成牛粪有机肥。

目前,坳田村牛粪资源化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堆肥产品除含水率外,其余指标均达到《有机肥料》NY/T525-2021标准。德江县烟草局及周边茶叶种植合作社已与坳田村肉牛养殖产业园签订了有机肥销售合同。

坳田村党支部书记彭洪刚说:“贵州大学作为技术指导到坳田村进行实践,从种草、养牛到肥料加工,为我们补齐了牛产业‘最后一公里’短板。”

据悉,下一步,平原镇将继续加大与有机肥销售市场的对接,把全镇及相邻的复兴、煎茶、楠杆等乡镇肉牛养殖场的牛粪收购到加工厂,在做大做强做全产业链的同时,带动周边肉牛产业绿色循环发展。

邹晓爽表示,团队将对牛粪腐熟微生物菌剂进行升级优化,加快牛粪生物质定向转化,提升其腐熟效率,对牛粪有机肥还田之后的作物产量和土壤环境进行跟踪监测,将持续在畜禽粪污有机肥高效转化中解决牛粪出路的难题,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助力乡村振兴作贡献。

--> 2023-09-07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雨 贵州大学“博士村长”在德江开展牛粪资源化研究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03680.html 1 让牛产业“生态循环”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