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施秉县法院

司法保护令呵护世界自然遗产

本报讯 (记者 龙蓓 通讯员 彭爱军 袁文静)“禁止猎捕、损害白颈长尾雉、猕猴、虎纹蛙、红腹锦鸡、画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禁止采伐、损毁红豆杉、穗花杉、三尖杉、香果树、银杏树、兰花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月4日,施秉县人民法院发出首份《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司法保护令》。

该令共有禁止类条款11条,包括禁止损毁石钟乳等溶洞景观;野炊、吸烟等野外用火;擅自攀崖、探险和科考;引入外来有害物种及未经检疫的野生动植物;采石、采土等破坏景观活动;焚烧塑胶、皮革等物品;伐木、烧炭和其他损毁遗产资源的行为。为此,施秉法院前瞻性谋划,深入实地调研,汲取外地教训,针对损害自然遗产地的行为,有的放矢颁布禁令。

“媒体披露外省景区,游客见到野生兰花就擅自采挖,藏入口袋不易察觉,殊不知这是国保植物,触犯了刑律,破坏了自然资源,这也提醒我们必须未病先防,对这类现象及早警示、明令禁止、有效预防。要通过严格保护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形成全社会共同呵护稀世珍宝的良好氛围,把世界自然遗产名片擦得更亮、成色更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施秉县法院院长陈秋月说。

--> 2023-09-06 施秉县法院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03594.html 1 司法保护令呵护世界自然遗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