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有“明使命、担责任、当先锋”的担当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提供知识增量、理论支撑和价值关怀。
社科研究者要勇于担负“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使命。建党百年以来,党的优秀知识分子就把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当,以敢为人先的英勇气概赢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湘江边的知识青年毛泽东大声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提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要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以“杀出一条血路”的雄心伟毅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以说,“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担当正是党的优秀知识分子一生的精神追求,也是我们党成就伟大事业的不竭动力。
社科研究者要坚守秉持“走窄门、行远路、见微光”的创作追求。社科研究者既要创获智慧、陶熔品性,更要服务社会、贡献人类。每个具有责任担当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履职尽责、担当干事,就要掌握情况、梳理源头、发现病灶,才能精准打靶、有的放矢、思路开阔。同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要善于做一个见微光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研究中把握自己的人民立场,坚持自己的理论判断,一旦发现真理和目标,就要千方百计地把问题搞清楚,直到理论的真实性得到有效呈现。没有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没有坚定的理论判断,要把复杂世界的现实经验上升为理论总结绝无可能,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更不会为改造世界做出知识贡献、为普通大众提供价值关怀。
社科研究者要立志做“有德性、有特色、有温度”的科学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是对哲学社会工作者提出的高标准高要求。其中“为时代明德”明确指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建构的价值标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学者自身的道德建设。“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知识分子是社会的榜样和典范,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和内在修为,树标杆、立榜样,严明纪律,坚决杜绝“失德”“失范”的各种行为。另一方面是树立正确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导向。就是要建构有“德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必须摒弃冷冰冰的所谓“价值无涉”的神话,以“两个结合”的思想方法回归优秀的学术传统,回归到有德性的、有温度的知识追求,建设一种“亲亲”“和合”“入世”的有德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实践表明,每一种新范式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都是对旧范式的、教条主义的理论体系的解构和超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就是推动“两个结合”的过程,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扎根人民、立足实践,才能建构起有德性、有特色的、有温度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社科研究者要致力“地方实践、地方经验、地方知识”标识性概念的提炼。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当前,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观念形态正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快速推进而发生嬗变,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时空压缩的场域变迁、探索改革的生动实践,贵州这片土地正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富矿”。社科研究者应担负起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责任,并以理论创新来解释或改变正在发生变化的世界。社科研究者要勇于在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中研究大问题、钻研大学问,以宽广的视野、扎实的学科素养去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社科研究者还要善于总结本土经验和地方性知识,对我省全面深化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进行总结提炼,特别是围绕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一系列重大问题重要探索,对事关全局、典型示范、整体性突破的重大改革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