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盘州竹海镇石门坎村村民孙福:

八月瓜结出“致富果”

我叫孙福,家住盘州市竹海镇石门坎村,你没有听说过我们村,但你一定听说过大洞竹海景区。3万亩连片竹林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这个天然“氧吧”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游玩。不过,除了美丽的竹海景区,我们这里还出产一种山间野果——八月瓜。

八月瓜在我们当地称为“野香蕉”,因口感软糯香甜,鲜香可口,是一代代山里娃喜爱的野果,前几年,听贵州省生态环境厅来的驻村书记说起有很多人喜欢吃八月瓜,我真有些吃惊,没想到这个不打眼的小果果还能那么受欢迎,于是我便在山上挖一些果株,学着种起来。

为能种好八月瓜,我开始学习种植技术。学习后我才知道八月瓜不仅果实甜,果肉经过晾晒加工后还是一味中药,据《本草纲目》记载,中医书上学名叫“预知子”,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散结利尿的疗效。专家们说八月瓜富含多种可溶性果糖、淀粉和微量元素,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

发现这个曾经童年吃过的野果还有这么大的好处后,我决定做“吃螃蟹的人”,开始大面积种植。这几年,在贵州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家地里八月瓜的品种不断改良,每年的产量、口感也都在不断提升,深受周边群众的欢迎。现在种植八月瓜差不多有10亩,年产量能达到2万斤左右,市场销路也非常好,年均能有5万元到7万元的收入。眼见这份甜蜜事业蒸蒸日上,周边群众也纷纷加入八月瓜种植队伍。

这几天,我家的果园里热火朝天,工人们有的熟练地摘果,有的装筐,有的打包发货,果园外同样热闹非凡。我们村党支部书记甘云花,把直播间开在了田间地头,把手机当成新“农具”,把直播当成新“农活”,推介八月瓜。每天直播在线浏览量超5000人,直播成交量达上百斤,让村里的八月瓜不仅销往周边地区,更走进了千家万户。

这几年,我们村走出了一条以种植八月瓜为主的产业路,不断丰富的“果篮子”,鼓足了村民的“钱袋子”。听贵州省生态环境厅派驻第一书记闫力说,接下来,他们还将帮助我们村提高八月瓜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现在我们已经开始试制果酒、果酱、果茶、花茶等系列产品,我相信我们村的日子会像八月瓜一样,越来越甜蜜,日子越过越红火。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鲁媛 整理

--> 2023-09-05 盘州竹海镇石门坎村村民孙福: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03477.html 1 八月瓜结出“致富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