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虞思滔
8月24日,走进贵定县金南街道福来社区刺梨加工厂,工人们在操作台前,将采收的刺梨鲜果进行分类、切块。
“在工厂上班离家近,一天可挣100多元,工作之余还能照顾到家里。”居民吴廷群说。
社区工厂带来幸福生活,是移民新区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贵定县金南街道充分利用“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平台,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后续扶持就业帮扶、社区治理、精神文明等重点工作,奋力写好“后半篇文章”,加速推动搬迁社区群众融入新生活、过上好日子。
“车间每天有80余人工作,他们大多是福来家园的搬迁群众。”贵州黔品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罗正君说,“工人工资按斤计算、当日结算。目前,工人们主要进行刺梨初加工。辣椒上市后,工人们还可继续上岗就业。”
贵州黔品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自开设帮扶车间以来,以福来社区为圆心,吸引周边劳动力从事刺梨干加工等。目前,该公司已解决150余人就业,预计每月人均增收1000余元。
福来社区是贵定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民来自全县8个镇街共959户3858人。
为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福来社区邀请了贵定县乡村振兴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和群众代表,围绕搬迁群众更快融入新生活等主题进行协商。
协商议事会上,相关部门结合搬迁劳动力留存和常住居民年龄等实际情况,决定引进就业形式灵活、支付方式多样、工种简单易上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贵定福来创业孵化园,多渠道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截至目前,福来社区已引进20余家企业入驻孵化园,带动500余人就业,每人每天可增加80元至100元收入。
与此同时,福来社区通过组织群众参与,先后推选出小区业主委员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积极收集民情意愿,提交至社区两委组织协商会议。业主委员会按照“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评”工作流程,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服务,有效搭起群众与社区两委之间的桥梁。
据了解,自福来家园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以来,通过“请你来商量”议事协商机制,召开议事会、民事评议会共11次,处理涉及群众公共事务事项7项,涉及群众个人事项53项,社区自治组织议事水平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