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沈长志
8月27日,平坝区人大代表彭德武把家里农活做完后,立马前往乡里的“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值班。
走进羊昌乡“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七室三有四上墙”的阵地映入眼帘,多功能会议室、代表委员工作室等一应俱全,岗位职责及制度全部“上墙”,驻站“两代表一委员”的年度接待计划、接待安排、联系方式等一目了然。
“每周二是我们联络站设立的群众‘接访日’,对于来访的群众,我们会详细做好接访记录。”彭德武说。近年来,平坝区羊昌乡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大力推进“两代表一委员”联络中心建设,制定《联络阵地工作职责》等9项制度文件,通过细化职责、明确分工,建立联系群众、倾听民意、化解矛盾机制。目前,入驻联络站的各级党代表116名、各级人大代表72名,区政协委员6名、特邀委员3名。
今年4月,稻香村群众来到联络站反映,乌长高速施工方在进行施工爆破时,部分滚石落下,把村里的灌溉水渠堵住了,影响农户犁田插秧。
彭德武安抚好来访群众情绪后,第一时间把问题反馈至羊昌乡相关部门。在政府与施工方的沟通协调下,施工方在堵塞沟渠的另一侧新挖了一条简易水渠,解决农户春耕灌溉用水难题,并承诺施工结束后恢复原有水渠。
“自从联络站建起来后,我们群众反映问题有了好去处,并且事事有回应。”稻香村村民周英明说。据统计,“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建立以来,各级代表委员通过驻站定期接待、入户走访等方式,目前已联系服务党员群众6000人次,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8个,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5个,有效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龙海村是‘黔中布依第一村’,每年‘六月六’活动会有很多游客前来旅游。我们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村子打造成集休闲度假、观光赏景、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对,我们应该把‘黔中布依第一村’的牌子擦亮,利用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方面深度融合。”
…………
在羊昌乡“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会议室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围绕龙海村的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闭会期间,这个平台能让大家相互交流研讨,加强了代表委员之间的联系。”羊昌乡人大代表赖应礼说。
联络站不仅为代表委员履职尽责提供新平台,也为畅通社情民意提供新渠道。今年上半年,代表委员通过联络站收集建议、意见17条,接待选民30人次,走访选民1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