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朱晓楠 戚如强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2016年11月30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深刻把握文化自信自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独特价值,对于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所内蕴的文化基因、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实现中华文化的价值再创造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彰显现代化内蕴的文化基因。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文化自信中坚持文化自强,是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理念和思想道德情感的认同信仰与积极践履,是中国文化本色呈现的自信心态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自强以强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新时代斗争精神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繁荣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其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中华政治伦理,使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主线;“以义制利、以道制欲”的中华经济伦理,使重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治国价值方针、社会价值导向以及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中为大本,和为达道”的中华社会伦理,使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始终坚持贵和的内在思想本质和伦理法则;“德施普也,天下文明”的中华世界伦理,使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的现代化进程贡献中国智慧。

提高全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文化自信自强丰富着人民精神生活,慰藉着人民情感世界,增益着人民人文教养,使中国式现代化成为维持人们生活秩序和心灵秩序相统一的现代化,成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文化自信自强能启发国民的自觉主动性和精神独立性,使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人格精神能够冲突旧藩篱、开拓新世界,以新的思想、观念和眼光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一个孜孜以求的人类美好社会,从而使文明主体自身能够立身处世、集体可以向上向善。同时,只有文化自信自强,才能理性展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未来前景,使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准则规范和道德要求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理念和思想内核,进而使中国式现代化以提升国民素质为要求,致力于提升全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

创造中华文明的当代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塑造的问题,而文化的自信自强决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亦决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持久生命力,只有坚持文化自信自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在历史的传承中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并塑造自身从传统向现代跃升的新形态。

赓续中华民族的复兴精神文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自信自强才能增强民族生命力、振奋民族精神,中国式现代化才得以展现出昂扬奋进、踔厉奋发的精神风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开创并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文化建设是党的百年历史实践进程中的关键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寄托着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承载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以文化自信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厚植我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的必然要求,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心理结构、伦理关系、共同价值的认同和传承。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专项〔19VSZ003〕、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9ZTB014〕研究成果)

--> 2023-08-3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02940.html 1 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