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地行走—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专题调研第一调研组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断深入,基于国家总体安全,充分释放各地区资源禀赋与数字产业发展优势,促进数字产业最优配置,构建数据要素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全局性、战略性安排,在“东数西算”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东数西算”工程承载了我国数据资源最优配置与科学开发的重要职责。自“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以来,东西部地区逐渐形成了良性的供需循环与跨区域间要素合理配置与产业分工局面。但因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数据传输技术的相对落后;跨区域间基于市场化原则建立的算力调度机制、算力交易结算以及收益分配机制尚不完善,以及区域传统产业发展重竞争、轻合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致使大量东部企业即便对西部地区有强烈的算力需求、创新需求、云服务需求、温、冷数据加工需求,短期内也无法基于市场原则开展深度合作。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随着新一轮与产业变革的持续演进,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字安全已经成为现实、复杂、严峻的非传统安全。在推进“东数西算”工程中,尽快补齐西部地区承载“西算”职责的各项短板是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东数西算”工程是在数字中国建设大局中,根据数据这一全新生产要素特征以及数字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在充分考量不同区域发展数字经济的资源禀赋与发展优势所做出的整体战略安排。这项战略并非单纯意义上区域间的传统竞争与合作,而是基于国家整体利益所做出的区域间科学的分工。
在建设过程中,贵州一是要锚定“东数西算”工程建设中的贵州之责,对东部地区冷数据储存、温数据加工精准招商,尽快打造贵州“东数西算”产业生态;二是不断提升贵州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等场景应用热数据计算、加工与应用能力,不断提升算力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三是时刻关注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在数字化建设中使发展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胜势,使发展短板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潜力板”。
贵州生态条件优越,电力资源丰沛,但控制数据中心的能耗不仅关乎计算服务成本,而且关乎国家碳排放的核心发展要求。打造绿色算力基础设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贵州要时刻关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最前沿技术,通过专项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绿色化转型中充分利用前沿技术,持续发挥贵州数字经济发展的绿色优势。
与此同时,贵州要出台“东数西算”专项激励政策,持续降低企业可持续发展成本;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优化企业运营环境;全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可推广可复制“东数西算”的应用场景,尽快形成引领力与示范力。与此同时,要更加积极地推动国家通过确责的方式,明确工程实施不同区域在整体战略布局中的职责。在明确责任基础之上,要尽快建立有效的跨区域算力调度机制,尽快形成算力结算及收益分配机制,尽快形成区域间协同“共抢”数字经济战略发展新机的合力。
(执笔人:邸晶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