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中国-东盟内陆开放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开幕

深化区域合作 探索发展新路

中国-东盟内陆开放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现场。

中国-东盟内陆开放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现场。

在贵州商学院举办的“高水平开放与通道建设”平行论坛现场。

在贵州商学院举办的“RCEP与数字经济”平行论坛现场。

贵州商学院与泰国东硕学院签署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

肖知潞

8月27日,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之中国-东盟内陆开放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在贵阳举行。来自中国、泰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盟国家的政界、学界、企业界百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共探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体系下的内陆开放经济合作与发展。

本次论坛由贵州省社科联、贵州省商务厅、贵州商学院主办,亚洲艺术教育学会协办,旨在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专家学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以学术论坛的形式,邀请国内外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高校的领导及学者共同研讨,为贵州省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探索新路径。

共植教育商贸“参天大树”

“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血脉相亲,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此次论坛开幕式上,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杨未表示,希望本次内陆开放型经济论坛作为重要对话机制,能成为解决时代问题的智慧宝库,为区域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增光添彩。

“近年来,贵州高校通过交流周积极地推动与东盟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国际化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构建了更为紧密的教育合作共同体,为推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希望双方进一步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合作办学、青少年交流、文化交流等方面深化与东盟各国的交流,培养更多优秀的内陆开放经济人才,为中国-东盟内陆开放经济合作与发展增添不竭动力。”杨未表示,希望通过中国-东盟内陆开放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这一平台,不断加强各方交流对话、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挖掘合作潜力,探索中国-东盟内陆开放经济合作新方向,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国发〔2022〕2号文件赋予贵州‘四区一高地’战略定位,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贵州与东盟的教育、经济发展联系更加紧密。随着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连续成功举办,贵州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经验不断累积,成效不断显现,以教育为‘媒’不断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论坛开幕式上,贵州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雷介绍了贵州与东盟经贸合作情况。近年来,贵州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与东盟经贸规模持续扩大,东盟已成为贵州省第一大贸易伙伴。2022年,贵州省对东盟贸易额增长101%,今年上半年再度增长44%。

“贵州与东盟是区位近邻关系,贵州与东盟是经贸互补关系,贵州开放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是互促关系。”马雷表示,希望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为平台,以“留学贵州”品牌聚集拓展更多教育、经济方面的合作,推动教育商贸共植“参天大树”,绽放“合作之花”。

“我们将充分吸收转化论坛探讨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路径,使其成为推动贵州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实际行动。”马雷还围绕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做强“留学贵州”品牌提出了四点合作愿景:强化校际合作,希望双方教育人士加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以人才培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项目开发为重点,共同促进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优化学科建设,根据双方产业、企业、职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建设,增强双方教育通融性;强化产教融合,基于双方产业互补性,加强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合作,搭建学生交流平台,互学互鉴,共同提高;强化创新发展,把双方教育和经济发展资源融合起来,让创新落实到产业上、企业上、发展上,让创新为双方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真正让“留学贵州”根深叶茂,蓬勃发展。

“在新的国际化形势下,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作为平台和载体,为区域教育、经济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搭建了国家间教育、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的平台。”泰国农业部副部级专家那荣表示,希望通过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这一国际桥梁,推动双方在教育、农业经济等领域深入合作,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和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近年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团结带领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紧扣贵州面向周边省份、面向长三角、面向粤港澳、面向东盟地区开放合作这一重大课题,开展了大量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取得了积极成果。“今天的论坛,也是一次成果的展示。”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云泓说,希望通过国内外、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们真诚的、严谨的、深入的研讨交流,推动本次论坛多出成果;希望贵州的学者们,充分把握好这次机会,广交朋友、拓宽视野、激活思维、展现学风,推动自身学术研究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果。

共探区域合作发展机遇

主论坛上,参会嘉宾围绕“RCEP体系下的内陆开放经济合作与发展”主题展望未来,深入探讨“高水平开放与通道建设”“东盟多维交流与合作”“RCEP与数字经济”等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研究室主任许宏强进行了题为《RCEP与中国的对外开放》的主旨演讲。许宏强表示,RCEP15个成员国的人口、GDP、出口、外商投资等重要经济指标占世界的比重都在30%左右,其经济总规模比世界上现有的任何一个自由贸易区都大。而且,RCEP成员国基本上都位于国际制造业分工网络发达、当今世界最有经济活力的东亚地区。因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RCEP在全球经济中将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RCEP的全面生效将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强劲助力。

为何开展制度型开放?何为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怎样促进内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山东理工大学校长特别助理、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与管理学部部长李平分享了《制度型开放助推内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

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校长李仕伟以《RCEP地区贸易效应》为题进行交流分享。李仕伟从市场规模、关税与壁垒削减、供应链整合、数字经济推动、贸易多样化等方面阐释了RCEP地区的贸易潜力。“实现这些潜力需要各个成员国之间的协调合作,以及实际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李仕伟说。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靳玉英在论坛上围绕“高水平开放与通道建设”专题发表了题为《“双自双一”联动推动内陆经济高水平开放》的演讲。靳玉英指出,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协定以及“一带一路”倡议能共同推动内陆地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贵州作为内陆省份,申请自由贸易试验区具备经济水平发展快、对外开放平台不断完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以及自然资源丰富等五大优势,并对贵州如何利用“双自双一”联动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提出建议。

贵州商学院党委书记吕国富围绕《推进贵州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与路径》进行交流研讨。在吕国富看来,贵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推进贵州省与“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的合作,积极对接RCEP,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深度参与国际间的产业分工与产业链,构建国际区域间产业链上的协同,推动“通道经济”落地生根。

共享发展共创未来

8月27日下午,中国-东盟内陆开放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分论坛在贵州商学院举行,“高水平开放与通道建设”“东盟多维交流与合作”“RCEP与数字经济”三个平行论坛同步论道。

在“高水平开放与通道建设”平行论坛上,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长瑶带来对西南地区对外开放背景下中缅边境陆路口岸发展的几点思考;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龚刚带来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思考。在“东盟多维交流与合作”平行论坛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李开盛分享了当前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下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态势的研究成果;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阿明探讨了新形势下东盟中心地位在地区合作中的意义。在“RCEP与数字经济”平行论坛上,湖南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梦麒围绕RCEP背景下的区域产业协同进行交流研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优树围绕RCEP框架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困境及对策研究进行分享。

与会嘉宾分别围绕RCEP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RCEP框架下的数字经济发展,RCEP框架下的内陆开放研究,RCEP地区贸易效应、贸易质量与贸易潜力,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内陆地区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内陆地区企业国际化战略与路径,内陆地区国际通道建设,内陆地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数字经济驱动下的服务贸易转型升级,国际数字贸易及规则新动向,有关内陆开放经济合作与发展及RCEP的其他研究等十二个方面开展研讨。

当天,贵州商学院还与出席此次论坛的泰国东硕学院、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老挝国立大学、柬埔寨经济管理学院等东盟国家高校举行外事交流洽谈会,并签署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

近年来,贵州商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学习借鉴先进办学理念,强化交流合作。与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管理学院合作举办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瑞士西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21所国内外高校签订合作备忘录,搭建校际交流平台。组织交换生出国(境)交换学习、管理干部和教师赴国(境)外进行交流学习,涵盖美国、英国、爱尔兰、瑞士、德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接待美国蒙赛罗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管理学院等11批次国外高校代表团来校交流访问。学校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为契机,主办、承办、协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30余项,参与师生500余人次,国际交流水平不断提升。

以商为名、因商而建、依商而兴,始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近年来,贵州商学院探索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砥砺深耕,培养了一批批扎根贵州大地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建设高水平新型商科院校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统筹学校发展全局,面向现代服务业和商业数字化,努力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备商业头脑、创造活力、担当精神、实干作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吕国富表示,近年来,贵州商学院主动服务国家建设和对外开放大局,持续深化“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合作,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合作交流新格局,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充分发挥贵州区位优势和自身办学特色,成立国内首家内陆开放型经济学院,为贵州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人才支撑。举办此次论坛旨在进一步深化与东南亚国家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聚内陆开放经济发展,群策群力,为贵州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作出新贡献。

(本版图片由贵州商学院提供)

--> 2023-08-29 中国-东盟内陆开放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开幕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02793.html 1 深化区域合作 探索发展新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