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共筑“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新愿景

黄丽媛

交流周聚焦“教育合作新愿景·‘一带一路’共繁荣”主题,与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携手推动教育合作走向更深层次、更多领域,彰显了我国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大国自信与担当,也展现了贵州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的积极态度与行动。

清风惬意拂人面,秋高气爽迎客来。8月29日,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如期开幕,爽爽贵阳宾客盈门、高朋满座,来自中国、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嘉宾代表约4000人在贵安新区相聚一堂,共话情谊谋发展,共筑愿景启新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作为中国—东盟政府间以教育为主题的人文交流平台,交流周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进行全方位合作的重要桥梁。贵州作为交流周的永久举办地,自2008年以来,每年金秋都开门纳客,与来自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嘉宾代表们共商教育发展大计,促进各国在校际合作办学、人员技能培训、青少年人文交流、技能赛事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互学互鉴,为更进一步服务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服务贵州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重要作用。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教育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早在2016年教育部就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擘画清晰而美好的蓝图。经过多年努力,“一带一路”正在从理念变为行动,沿线各国教育合作的诸多美好设想也在不断从愿景变为现实。今年是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是交流周举办第十六年。在这个特殊年份,交流周聚焦“教育合作新愿景·‘一带一路’共繁荣”主题,与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携手推动教育合作走向更深层次、更多领域,彰显了我国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大国自信与担当,也展现了贵州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的积极态度与行动。

共筑新愿景,深度融入是该有的姿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贵州深化拓展对内对外开放通道,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的强力支撑和重大机遇。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是贵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借助交流周平台之力,促进各国在教育领域开展多维度合作,已然成为贵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途径。今年交流周以深化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主线,举办“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展等专项教育交流活动,正是贵州深化与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具体行动。举办好交流周,推动各项交流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各项教育合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将有利于我们加快沿着“一带一路”“引进来”“走出去”。

共筑新愿景,拓展合作是有效的路径。今年交流周以加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为主线,围绕教育可持续发展、区域人力资源质量提升、数字教育国际合作等内容开展活动,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实现建立教育合作的新渠道、交流教育合作的新理念、分享教育合作的新经验、展示教育合作的新成果。贵州与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历史文化渊源深厚且资源禀赋各异,各领域合作均有基础、有条件。我们期待通过交流周活动实现教育“搭桥”,不断深化与各国的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尤其在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旅游等多方面不断拓展合作渠道,以教育合作“领唱”促进多领域合作“齐唱”,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开放动力。

共筑新愿景,互惠互利是必守的原则。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坚守互惠互利原则,各方才能更好携手共进、行稳致远。有了交流周的“搭桥”,近年来东盟各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贵州的青年学生实现交流沟通、分享互助,在国际视野扩展和跨文化体验中增长见识、丰富人生。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互惠互利原则,不断提升交流周的影响力,不断深化交流周平台内涵建设,为中国—东盟教育及人文交流搭建更加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就能继续推动各国平等沟通、并肩前行,聚焦教育愿景相交点、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让优质教育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民众。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迈步新征程,共建“一带一路”面临新形势,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迎来新机遇。我们当勇担新使命,用好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这个平台,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与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携手同行,共筑教育合作新愿景,共创开放发展新未来。

--> 2023-08-29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02769.html 1 共筑“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新愿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