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记者走进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贵州局智能调度指挥中心,看到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采煤场景,从矿山调度室到井口,从采矿传输带到井下作业……各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和设备的运行状态一览无余。
“这是我们的‘贵州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全省煤矿安全进行监察,离不开这个‘千里眼,顺风耳’。”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统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贵州局依托大数据技术,打造全省监管监察一体化集成平台——“贵州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化实时监控、全面覆盖、远程分析等优势,有力维护了全省煤矿安全形势稳定。
“通过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提前发出预警,对瓦斯超限浓度≥1.5%、持续时长超10分钟和浓度≥3%、持续时长超5分钟的超限报警实施线上远程监察和现场核查。”该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还实现了实时监控全省煤矿主要作业区域,各级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人员也可随时查看任何一个煤矿的瓦斯超限情况、井下人员情况等。同时,平台还在井下接入了甲烷、一氧化碳等其他各类监测传感器,任何一个监测传感器有预警或异常,平台也会立刻弹窗发出预警消息。
“以前和现在那肯定是没得比,以前都是在井下人工监测,通过打电话来发出这些预警,不仅耗费人力,而且信息还不一定准确和及时。”金沙县沙土镇盛安煤矿矿长李正海说,现在有了平台的“加持”就方便多了,出现任何情况手机第一时间就能收到提示。而且也更利于管理,工人在井上井下有什么违规行为都能第一时间随时提醒。
据了解,贵州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平台于2021年正式启用,已实现省、市、县三级的全面应用。今年以来,平台监测各类预警4639次,利用该平台累计开展煤矿远程监察执法共282次,查处隐患185条,其中重大隐患12条。同时,通过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提前发出煤矿瓦斯、一氧化碳异常等预警信息,采取线上巡查、线下精准核查和重点监察的方式,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成效显著。
为深化落实预警信息,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开创了瓦斯治理分析、研判、追查、督办、把关工作模式。针对真实瓦斯超限浓度达到3%不满5%的,由执法处协同市级监管部门调查处理。真实瓦斯超限浓度达到5%及以上的,由省瓦斯专班及时组织专家及时赶赴现场,确保24小时内开展调查处置,深挖深层次超限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贵州局值班人员坚持实行每日“联网情况必查”“语音超限报警必查”“当日超限报警排名必查”“井下带班领导情况必查”等“四个必查”,分析研判异常情况,逐项检查指导报警处置工作,并实行每日一小调度,每周一大调度的工作台账机制,通过分析研判,梳理异常矿井名单,列入下周(月)重点监察矿井名单,实施定向检查和重点监察。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贵州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切实履行矿山安全监察职责,提升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质效,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围绕“三零目标”,持续深化瓦斯治理专项整治,督促煤矿企业扎实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强化“透明矿山”建设,推动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