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德彪 岳霞)天光云影,风吹稻浪。8月10日,行走在大龙经济开发区麻音塘街道双龙村的水稻种植梯田,绿油油的稻浪映入眼帘,颗粒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在微风吹拂下翻起了青中带黄的稻浪,散发出阵阵稻香。
“这一片水稻长势良好,预计在9月上旬开始收割,平均亩产能达到1000斤左右。”麻音塘街道公共事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延说,水稻长势良好,离不开农民的辛勤管护,也离不开相关部门对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的支持。
今年5月,麻音塘街道辖区水稻出现大面积病虫害情况,该街道迅速反应,落实应急措施,进入田间开展“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抽样调查,引导群众开展防治工作,有效遏制了病虫害蔓延,切实守护群众的“粮袋子”。
近年来,大龙经济开发区全面落实水稻种植补贴政策,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农业种植机械化,强化农业技术服务,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据了解,今年大龙经济开发区全域水稻种植面积5073.5亩,其中大龙街道1144.5亩、麻音塘街道3929亩,预计产出稻谷2500余吨。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稻机插秧的试点推广,预期产量相较于去年有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