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创客教室”启迪山里娃科技梦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涛 卢泰铭 通讯员 李航 韦东良

犹三在“创客教室”为孩子们上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卢泰铭 摄

“同学们这个元器件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请举手。”

“这是二哈识图模块,作用是识别人脸或识别标签。”

“好,请坐。掌声鼓励一下。”

近日,在位于瓮安县建中镇凤凰社区的建中逸夫中心完全小学“创客教室”内,一堂电子信息、编程基础知识的课程正在开展,20多名小学生认真听讲,踊跃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氛围热烈。

记者了解到,这是该小学的课后服务之一。建中逸夫中心完全小学老师、创客教室负责人犹三告诉记者,在乡村小学成立创客教室可以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学习程序编写可增强他们的逻辑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时间回到2021年的9月。彼时,犹三刚来到建中逸夫中心完全小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的他,一直积极参加创客比赛,还指导过瓮安六中学生参加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并获“优秀奖”。每次在做完作品拿到操场调试时,学生便会好奇地围着问:“老师,这个我能学吗?”孩子的求知欲,让犹三萌生出“教孩子们‘创客’”的想法。

他向学校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并得到校领导大力支持。随后,学校帮他协调教室,并积极向县教育局申请价值18万元的专业设备。2022年3月,学校的“创客教室”正式成立,山村的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高科技”。

编程、电子、结构设计等相关基础知识,组件切割打孔、电子配件及热熔胶枪等工具操作……孩子们努力汲取新知识、快速成长,“创客教室”不仅成了孩子们改变思维的地方,更是孩子们开启科技梦想的地方。

“从一开始的三五人,到现在的50余人,团队最小的8岁,最大的12岁。”犹三说,正是“创客”开启了学生无限思维、无限梦想。

“社团、‘创客’,让我的课后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袁丽华说。

十几张A4纸制作的行车路线,一张主板+奇特拼装的小汽车,再写入编程,智能停车就形成了。启动、停车、礼让行人、倒车等操作,在操场吸引了无数学生参观。这是袁丽华第一次接触“创客”、第一次接触编程后制作的作品。

袁丽华在“创客教室”半年多时间内,其作品《探索家校共育下的学科复习系统》,荣获第三届贵州省“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人工智能(编程)作品一等奖,得到参加全国竞赛资格;《探索人工智能下的智能图书馆》作品获2023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小学组)三等奖。

“我获得了省级奖项,在网络上搜索出自己的名字,一切都让我振奋。”12岁的袁丽华说,未来我将更加笃定自己的科技梦。

看着孩子们满足的笑脸,犹三说:“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让科技种子在乡村学校生根发芽。”

--> 2023-08-1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涛 卢泰铭 通讯员 李航 韦东良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01049.html 1 “创客教室”启迪山里娃科技梦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