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闵建华)最近,七星关区田坎乡大元村8000亩高粱陆续进入采收。田间地头,乡、村干部一起帮助群众抢收高粱,一派热闹景象。
为了发展高粱产业,该乡召开院坝会、小组会动员群众种植高粱,从选种、供种、覆膜到技术指导都组织专人对接,同时联系市场方。最终,该乡牵头通过平台公司与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高粱收购协议,以每斤3.8元的价格进行保底收购。
大元村村民杨伯富种了130余亩高粱,今年收成不错。“按照现在的采收情况,亩产预计在550斤以上,亩产值约2000元,比以前种包谷划算得多。”杨伯富说。
村民姚其今年种了20多亩高粱,还在高粱地里套种了马铃薯,让他又多了一笔收入。“今年比往年至少增收3万元。”姚其说。
田坎乡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坚持农业优先,紧扣农村产业发展要素,抓牢产业提质增效核心,念好“山字经”、唱好“林中戏”、打好“生态牌”、走好“特色路”,根据土地气候特点,选择高粱为主导产业,实施“一带三园”发展山地立体农业,即海拔1000米以上规划发展万亩高粱产业带,海拔700米至1000米规划5000亩花椒产业园,海拔700米以下规划万亩精品水果园,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1万亩林下经济产业园,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打造山地特色立体农业这条路我们会坚持走下去,持续推动‘生态资本’转化为‘富民资本’。”田坎乡党委书记吴付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