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源源不断 培训月月不停

工人生产锂电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夏民 摄

本报讯 (记者 夏民)7月26日,记者走进位于毕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500余名工人正在加班加点生产锂电池。

该公司是国内最早的锂电池企业之一,2015年11月入驻毕节,是专业从事锂二次电池的开发、设计、生产和服务的制造型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数十项自主知识产权。

成立8年来,该公司产品已远销海内外,是OPPO、VIVO、小米、传音等各大手机厂商的电池供应商。目前,该公司日产锂电池27万只,今年预计年产值7亿元以上。

在锂电池装配车间,工人们忙碌着装配锂电池,主管夏杰正巡视生产线情况。2016年,该公司刚落地投产,夏杰就应聘来到公司。伴随着公司成长,夏杰也从一线生产员工变成了主管。

“一开始每月收入只有4000多元,现在当上主管后,每月能挣7000多元。”夏杰说,公司注重员工技能培训,几乎每个月都要邀请相关专家开展生产培训,检视生产中的不足,努力提高技艺。

“员工生产技能越好,我们的产品品质也就越好,市场销路也就更广,实现双赢的局面。”该公司行政主管张力中说,一块锂电池从原料进场到成品出库有40多道工序,员工的生产技术直接关系到产品能否经得起市场检验。

当前,正值毕节推动锂电产业实现百亿产值目标的关键时期,该公司抢抓机遇,积极布局上马锂电池三期、四期项目。

“今年6月,我们三期投资1.2亿元的储能电池生产线已试投产,主要应用于智能家电等各类电子产品。”张力中说,三期全部投产后,可日产锂电池40万只。

“随着公司规模扩大,用工量也同步提升。”张力中说,这几天每天都有10多人来应聘,只要达到要求就能进入公司培训。目前,该公司员工95%都是本地人,包吃包住平均月工资4200元。

随着毕节聚力打造锂电池产业园,不少锂电池产业上下游企业闻风而动纷纷落户园区,这也为该公司原料采购提供了极大便利。

“我们在园区能采购到25%左右的原料,相信随着产业园不断扩大,未来还能更加便捷。”张力中说。

该公司四期项目,一款新型锂电池生产线正紧锣密鼓筹备中,目前已在装修厂房。投产后,产值预计达到10亿元,解决就业800人以上。

--> 2023-08-08 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00844.html 1 订单源源不断 培训月月不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