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刚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指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贵州所有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谋划、展开和推进,自觉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可以说,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城镇化方面的集中体现,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求城乡融合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占全球人口比重高达18%,有近9亿劳动力、超过全球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年龄人口总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数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向劳动生产率更高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最大限度地释放了人口红利,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向城镇快速转移,使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到2022年为65.2%,40多年提升超47个百分点,英美等不少发达国家实现同阶段城镇化率跃升用时2倍以上。
一方面,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会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能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大量农业劳动力向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加工制造业部门转移,能够显著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大量人口集中在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城镇,使城镇成为集中释放消费需求的中心,并通过生产和消费的相互促进,推动社会扩大再生产,最终促进物质财富的积累。
另一方面,即使城镇化率超过70%时,我国仍有4亿多人还会生活在农村。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没有的最大国情。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深度挖掘乡村资源,使农村的发展条件好起来,发展能力强起来,吸引优势要素资源流向农业农村领域,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整体发展。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时有加剧、不少国家饱受冲击的环境下,我们也只有把农村发展好,把农业经营好,这样才能把饭碗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上,也才能守住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全底线,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具韧性和更高质量。
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城乡融合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大的问题在于城乡发展仍然失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既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市乡村一起发展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胜利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日益殷实,社会公平程度大幅度提升,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值有所下降。尽管如此,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村发展仍然较为滞后。
由于农村发展条件不足,缺乏起码的吸引城市资源的条件和环境,致使城市资源较少流向农村。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应着力去关注农村发展基础和发展活力的培育,增加农村对城市资源的吸纳、统筹能力。要重点支持与农民生产和生活直接相关的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农村饮水、农村公路、农村能源、农村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要农村具备起码的发展能力和投资条件。在此基础上,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手段去配置城乡资源,使城市资源在农村“下得来、留得住、能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村进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或者,通过优化城市务工环境,理顺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体制机制,让农民工平等进入城市就业市场,参与城市产业分工,进而实现自身发展,这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城乡融合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即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
因为城乡发展失衡,乡村资源单向流往城市,导致农村教育文化、家庭养老、社会治理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空心化现象。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看,农民急需的科技、信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明显供给不足,而这些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外出务工产生的空心化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隐忧。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让青年人留在农村也能得到发展,愿意留在农村,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才有可能性。同时,还应根据各区域、各村的具体情况,结合文化特色和群众需要,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乡村群众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设施保障。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城市延伸到农村,以城市优质文化资源支持农村文化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创建走深走实。
(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