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蕴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都必须担负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要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更好发挥民营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切实有效推动共同富裕进程。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无形资产产权制度。通过立法立规提升无形资产价值,强化信用管理体系的监督作用,对制假售假者进行强力惩治,帮助民营企业做好品牌保护,增强民营企业品牌意识,为民营企业持续运营奠定良好基础。建立更加科学的民间融资体制机制。可根据地区发展情况设立民营中小金融机构成立的准入标准,以优化经济结构、市场环境、民生生活为目标,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奖励基金或直接组建信用担保机构、提供优惠贷款等行动加大财政金融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撑作用。完善民营企业全方位保障体系。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机构服务支撑作用,重点关注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民营企业,为其搭建转型援助平台,设立专项经费,通过开展科研项目、建设实践基地、提供线上线下专业培训等方式帮助民营企业实现生产技术提升、产品品类扩容、股权结构趋优、人才实力增强等。
营造效率与公平兼备的市场环境。完善民营企业持续提供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提高民营企业推动共同富裕进程的主观能动性。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进行宣传,将企业推动共同富裕所付出的成本有效转化为企业宣传投资,正向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感和人民群众认同感。完善村集体经济利益衔接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及农村内部贫富差距。以党建引领强化村集体组织凝聚力,鼓励企业结合自身发展进行本地人才培育,帮助民营企业就地开展技术研发,形成“资源、资产、人力”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促进低收入人群增收。弘扬企业家精神,深化社会共同富裕意识。从思想层面引导民营企业优化第三次分配,可通过提高企业年金,建立员工互助基金会,完善股权奖励机制,加强科技管理创新激励机制,提供育儿养老协助服务等进一步增加劳动者与企业家黏性。同时,相关部门对经济主体进行监督评价,定期颁授荣誉。
完善顶层管理设计。分区域切实制定共同富裕标准。针对高收入群体比重最大、收入结构接近的东部地区,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情况,可通过创造公益性岗位、增加转移性支付、提供社会性援助等提高其经济保障;基于中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向高收入群体转化最为明显的趋势,可利用市场自生的“涓滴效应”,通过激励型立法,快速建立先富带后富的政策支持体系,带动就业创业,持续做好提低扩中工作;就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可通过搭建人才资金互动平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数量。优化信息流通模式及渠道,提高政策制定质效。可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遵循自下而上、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共同富裕目标为导向,专人专责做好基层问题反馈、情况概述、需求汇报等相关工作,正确审视现阶段共同富裕进程中存在的矛盾、困境,因地制宜,科学精准地制定相关政策。完善健全金融监督、监管制度。借助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持续推进金融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做好信息收集,明确金融市场监督和监管的界限,促进信贷担保体系的更新与完善,为民营性金融组织或机构营造一个约束与自由相平衡的经营环境。
(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本文系省社科院重点学科《农村发展经济学》〔ZDXK202306〕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