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锦焘)“我要去野马川读书了,请村里的大叔大娘多关心我的弟弟妹妹。”这是徐旺之前去上学时,在宣传栏留言板写下的留言,虽然距离留言时已近半年,但依旧保存完好。
徐旺家在赫章县达依乡和平村,父母都是残疾人,和平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干部时常上门照顾,但是每当要离开家去上学时,徐旺还是免不了担心:“上学离家远,不能随时了解家里的情况,好在有邻里的大叔大娘,还有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只要看到我的留言,他们会帮助我多照看爸妈和弟弟妹妹的。”
在和平村的宣传栏上粘贴了许多纸条,其中有政法委员便民联系卡、安全生产、禁毒宣传、就业推荐等群众急需知晓的宣传内容,宣传栏的右下角,则是留言板。“这个小平台的作用大着呢!我们有什么诉求,都可以通过留言板留言。”徐旺说。
“为充分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诉求,满足群众需要,乡里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特意在农户宣传栏内设置了群众留言板,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和平村党支部书记唐莉说,在达依乡的指导和帮助下,村里通过在农户墙上规范制作宣传栏,把政策宣讲、便民服务卡、就业推荐等群众急需知晓的宣传内容规范张贴在宣传栏内,更好关心群众、服务群众。
“村民们都愿意借这个平台诉说自家的操心事、烦心事,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诉求,我们都会逐一解决。”唐莉告诉记者,通过留言板,村民们沟通交流的机会多了,矛盾纠纷自然就会减少,村里大事小情也都支持,对引领文明和谐新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