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黄乙崟 唐杰 记者 华姝)沿着蜿蜒的乡间小路,走进镇远县羊场镇凯言村肉牛养殖基地,整齐划一的标准化圈舍映入眼帘。
“今年一共养了32头,按照目前的市场价,出栏之后一头牛能卖到17000块钱。”圈舍里,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凯言村党支部副书记唐艳一边给食槽添加草料,一边喜滋滋地说。
2019年7月,唐艳拿出在外务工多年攒下的积蓄,回乡创业。通过不断钻研学习,唐艳从一个养牛“小白”变成了村里的致富能人。结合正在实施的村“两委”干部与致富带头人“双向培养”工程,镇远县将唐艳纳入“双向培养”管理名单,作为村级后备力量进行培养。
2021年11月,唐艳顺利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在她的带动下,全村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模式,共发展规模化养殖农场5家,辐射带动周边10余户村民发展肉牛养殖。
将政治素质过硬、带富能力较强、有敬业奉献精神作为“硬指标”,近年来,镇远县大力实施“双向培养”工程,重点挖掘乡土能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着力把致富带头人选进村级班子,培养成村“两委”干部,同时把村“两委”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建立信息台账,实行动态管理、跟踪培养,通过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传帮带机制,鼓励致富带头人成立合作社,带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
自实施“双向培养”工程以来,镇远县村级后备力量得到充实,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县110个行政村共选拔77名乡土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113名村“两委”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