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道真玉溪镇的贵州同辉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只见一栋厂房上的“珠海援建”4个大字鲜红醒目。厂房内,两条香菇皮带流水线连接着生产车间和菌棒培养房,乳白色的菌棒密密麻麻地堆放在培养架上,工人正给菌棒刺孔、增氧。
“2021年,公司得到东西部协作投入资金1400万元,实施食用菌精深加工建设项目,新建食用菌中低温冻库13000平方米,同时配套相关设施设备,包括香菇皮带流水线300米、培养架3300架。”贵州同辉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刘运航介绍,项目建成后,产权划归玉溪镇巴渔村集体所有,公司通过租赁的方式运营,按6%的比率进行利益联结分红,带动群众增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公司已支付租金近40万元。”
广东珠海援建道真自治县食用菌精深加工建设项目,是当地食用菌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之一,共建设了菌棒培养周转间33间,大大缩短了菇农培养菌棒的时间。菌棒投放到大棚后,只需要养棒一周即可出菇,把食用菌种植从“两年三季”变成了“一年两季”。
“通过租赁的方式,我们积极盘活集体资产资源,让‘沉睡’‘躺平’的资产焕发生机、产生效益,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玉溪镇镇长王贤跃说,把珠海援建项目所形成的资产租赁给企业经营,所得资金归属全镇8个村共同所有,其中巴渔村占20%、其余7个村各占10%,剩余10%作为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实行滚动发展,主要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运营维护、村级公益事业等方面。
与贵州同辉一路之隔的东西部协作园区共建项目——现代化食用菌发展二期科研实验中心厂房,现已全部完工。“目前室内设备已全部到位,只待安装调试后就可正式投用。”玉溪镇经发办主任干峰说,项目总投资600万元,新建食用菌菌种科研中心1910平方米、菌种实验示范园1255.2平方米,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建立了参与建设、就业务工、利益分红三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增收、壮大集体经济,惠及农户500余户1750余人。
自珠海高新区和道真自治县结对以来,两地始终聚焦集体经济发展,围绕“谁来发展、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等问题,探索发展“广东总部+贵州基地”模式,持续深化项目协作、产业协作、消费协作、帮扶协作,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上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1个。同时,探索资本运营、资源盘活、社会服务、产业带动等新模式,打通“村财”“造血”路径,带动群众增收,壮大集体经济,为道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动力。
(韩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