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闲置资源不断增多,空闲的资源如何‘生金’?”红枫湖镇大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学伦说,按照“组织引导、群众自愿、因户施策”的原则,鼓励村民充分利用自家房前院落、闲置土地发展庭院经济,全力激活村民致富增收新动力。
“大冲村是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所以我们把乡村振兴的重点放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上,积极打造快消品市场供应项目,推动一三产融合发展。”黄学伦说,村里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产业项目,每个村民都是股东,今年,村集体经济年收益有望突破6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2.3万元。
没有经验可循,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经过考察和论证,大冲村以发展特色旅游为依托,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同时,坚持党建引领,用好用活每项政策,让特色旅游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为将闲置资产改造成“聚宝地”,大冲村还投资入股近心·阿曼达庄园和梦幻花谷等项目。盘活带动村集体年增收4.2万余元,20户农户共计增收92万余元。
怎样激发各自能动性,如何找到利益契合点?清镇市的回答是,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深挖各村优势特点,将“党建链”嵌入“产业链”,利用“党带群、先带后、富带贫”的方式,搭建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双赢平台,通过“三股力量”全面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破茧化蝶”。
用好“金融”力量。该市实施“政银”干部互派随岗机制,从金融系统择优选派9名年轻干部到乡镇担任金融助理员,在整村授信、发放乡村振兴发展贷款等方面效果明显。制定《股份经济联合社示范章程》《联合社财务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强化指导,推广黔农智慧乡村数字服务平台,强化“三资”及财务管理。
用好“职教”力量。搭建“校地合作联动、共谋乡村振兴”平台,建立专家工作站10个,颁发聘书邀请108名职教城院校专家,为9个乡镇村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运用职教师资力量,组织试点村的集体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财务人员,围绕企业管理、股权设计、财务管理等方面开展“小班制”精准滴灌培训。
用好“驻村”力量。统筹市县乡三级驻村工作力量,破解各驻村工作队“单打独斗”局面,将9个乡镇划分为3个特色产业片区,将46支驻村工作队整合为9个驻村分队,大力开展思路联谋、特色产业联推、信息资源联享、发展能力联提、比武活动联开、一线堡垒联建的“六联”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