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甜甜 万莲莲)7月20日一大早,位于桐梓县海校街道柏果树社区的几家就业帮扶加工厂,近200名工人陆续来到各自的岗位,开始一天的工作。
“厂里不限制我们的年龄,在家附近赚点钱,也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柏果树社区居民虞安群说。
柏果树社区是该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社区干部在开展走访中发现,社区里大部分住户都是老人、小孩,年轻人则外出务工维持家中经济。
在社区办加工厂,以计件的方式结算工资,不仅能解决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弹性工作时间还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在家照顾家庭,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近年来,桐梓县不断拓宽群众就近就业渠道,除了开办社区就业帮扶加工厂,还开展常态化帮扶,定期摸底排查,落实“一人一档一策”帮扶措施;集中组织专场招聘、定向推送就业岗位。并通过驻外劳务服务工作站、人力资源机构和各行业主管部门,收集县外县内优质岗位,通过专场招聘会、送岗下乡、入户推荐等方式,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及时就业。
今年以来,该县共计举办“10+N”专场招聘活动74场,利用媒体等各类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场,累计帮助1900余人解决就业难题。
同时,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吸纳困难人员就业,在全县范围内创新创建“就业创业示范乡镇、示范劳务合作社和创业示范户”,将各类补贴和贴息贷款等政策予以重点倾斜。目前,该县通过吸纳就业补贴和社保补贴等政策,为吸纳困难群体就业的企业发放补贴23万元,发放贴息贷款1114万元。
为扎实做好困难群体的就业保障,该县人社部门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群众,统筹公益性岗位给予安置,2023年,该县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74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搬迁劳动力8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