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努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

张占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个社会变革,这个实践创新,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努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脚踏实地,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优势转化为国际话语优势,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推动中国现实问题往前走。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是党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中独自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实际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提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南。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是具有我们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与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我们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与实践,是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尊严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知识界理论和学术创新,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深厚基础和广阔空间。同时,也对努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优势转化为国际话语优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这里强调的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应是主体性和原创性的统一。主体性,就是“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原创性,就要打造一批原创性的范畴,推动一些原理的发展和构建理论体系。

努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脚踏实地,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破解中国现实问题。第一,努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两个结合”的引领性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提供理论支撑。第二,努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本质要求。第三,努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要强化问题导向、问题意识,努力破解中国式现代化前进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难题。第四,努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要胸怀天下、海纳百川,要有针对性地回答国际社会的关注与疑虑。第五,努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要有更大的历史责任和国际担当,要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作者在中共贵州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 2023-07-26 张占斌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9614.html 1 努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