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们订单不断,工人们两班倒,每天都要发100多万条LED灯丝到江浙一带。”七星关区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周雄武在生产车间来回巡查,指导工人技术要领。
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是经致公党中央协调联引,由深圳市联尚光电有限公司和贵州致福光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PPP模式共同组建的LED综合性光电企业,主要从事LED灯丝光源制造,是七星关区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毕节市第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和两化融合贯标企业,目前已累计申报和拥有国家专利授权120余项。
“别看LED灯丝只有几厘米长,但却要经过装支架、分选芯片、固晶、烘烤、焊线等10余道工序,期间不能出一点差错。”周雄武说。
作为贵州致福光谷产业园内的代表性企业,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从一家新成立的LED灯丝生产企业发展成行业前三,年产值上亿元的头部企业,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这背后有何秘诀?
答案是数字化转型。得益于该公司积极引入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业财一体化+OA管控系统与生产线可视化智慧系统,目前公司生产效率提升近30%,用工量减少35%,仓储管理效率提升50%。
“二楼车间主要是做LED灯丝,以前一个工人只能看管5台设备,现在可以看管8台设备且工作量比以前减少。”周雄武介绍,通过智能化升级,公司从每月生产1800万条LED灯丝,提高到每月可生产2500万条LED灯丝,良品率从97%提高到了98%以上,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平。
公司快速发展离不开致公党中央的鼎力支持。
贵州致福光谷产业园与致公党大连工业大学支部、致公党同济大学支部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柔性引进大连工业大学邹念育教授及产学研合作专家团队10人,与大连工业大学光子学研究所共建“研究生工作站”,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共同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越来越多的学校及专业型人才与光谷在科学研究、生产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园区逐渐成为毕节光电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
得益于强大的人才储备,该公司近期研发了G9系列产品,在同等亮度下,仅需传统灯丝八分之一的能耗,该项产品主投国外市场,产值占到公司近一半。
作为LED灯丝灯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该公司一直将产品品质当作公司的生命线。
“为推出市场认可,消费者信赖的产品,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标准。”周雄武说,公司先后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认定、ISO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欧盟检测、国家CQC、CCC等一系列权威认证,保证公司产品始终处于行业领先水准。
此外,在企业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毕节市制定印发《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加快建设数字毕节的实施意见》《毕节市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大数据+工业”、工业互联网等发展目标及重点工作任务,为全市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同时,毕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邀请省网络与信息安全中心专家组在毕节开展“两化融合”升级版贯标专题培训,组织移动、联通、航天云网、乌蒙云等服务商深入联尚科技、明钧玻璃等百余户企业开展入企诊断服务,为企业在智能化改造、企业上云、两化融合等方面提供详细的诊断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