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传统民俗节庆 带动消费活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莹

从紫云火花九岭“三月三”布依风情节到西秀区旧州“五·二八”屯堡文化民俗节;从西秀区“四月八”暨“Hi 西秀”嘉年华到平坝浪塘“六月六”暨首届“姑妈节”;从普定首届赏花节到关岭第二届花椒节。今年以来,围绕特色各异又丰富多彩的节庆主题,安顺各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推出了颇具代表性的文体旅赛融合产品,源源不断地为文旅市场注入活力。

挖掘品牌 文旅融合

头戴“脸子”、身着长衫,背插小旗、腰系战裙……7月15日,在“多彩贵州风·大明屯堡行”安顺西秀旧州“五·二八”屯堡文化民俗节活动开幕式上,地戏表演者手持木制短刀长枪,在一锣一鼓地击奏中,唱着原始弋阳腔,应声而舞,将流传六百年的屯堡地戏展示给观众。

近年来,安顺持续强化大明遗风·屯堡文化这一文化标识,推动屯堡文化IP做大做强,通过玩转屯堡等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全力推进屯堡文化文旅品牌年轻化、时尚化。7月22日至7月28日期间的大西桥镇首届屯堡文化民俗节,推出“梦回明朝·穿越”、抛绣球明朝婚礼等沉浸式体验的新潮玩法。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月三’的活动,布依族同胞一会儿跳竹竿舞,一会儿跳芦笙舞,很有意思。我还喝了他们的拦门酒,太热情了。”4月,在紫云自治县火花镇九岭村举办的“三月三”布依风情节,让游客王美仙十分惊喜。

而西秀区的“四月八”活动,无论是少数民族特色歌舞表演,或是非遗和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七彩糯米饭、长桌宴等特色美食,均让游客陈慧文深感“很有民族文化风情”,表示还会再来。

“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依托各种传统民族节庆活动,安顺市守正创新,挖掘民间传统节庆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深化文旅融合,助推节庆经济红红火火发展。

以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活动带动旅游业发展,安顺市陆续推出旅游精品线路、旅游新业态吸引游客,打造“天龙+旧州+高荡+夜郎洞+黄果树+红崖天书+九仙洞”4天3晚的民族风情精品旅游路线,形成屯堡文化、千年布依古寨、神秘夜郎古国、千年未解之谜红崖天书与民族风情表演、自然山水风光交错的互动体验之旅。

在节庆活动助推下,安顺文旅人气越来越旺。今年“五一”假期,西秀区共接待游客约75万人次,同比增长116.63%,共实现旅游收入约7.48亿元,同比增长233.87%。黄果树旅游区共接待游客33.2万人次,同比增长192.2%;共实现旅游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730.7%;区内多家精品民宿、酒店入住率达100%。

以节造势 以节聚人

3月18日,在普定县“四季普定·文城之春”首届赏花节活动开幕式上,“桃花仙子”选拔大赛、摄影短视频创作大赛同步开赛,同期还举办徒步、广场舞大赛、音乐采风、绘画采风、青年歌手演唱会、文艺表演等配套活动。

将于7月28日开幕的第七届黄果树啤酒节,早早公布节会期间的几大亮点:斯诺克大师邀请赛、黄果树龙虾节、啤酒音乐节·糖SWEET、黄果树电竞节。活动将延续至10月10日,致力于为游客带来一场集吃、喝、玩、乐、游、购、娱为一体的狂欢之旅,玩转夏、秋两季。

宁谷桃花节、坪上李子节、水井荷花节等展现时令性物产的节会活动轮番上演;安顺经开区“走进一百个美丽乡村”、关岭“走进关索岭 醉美古道行”徒步活动等了解乡村风貌的乡村旅游活动逐渐火热;“西部之旅·网红不夜城”“食人间烟火·品活力普定”等集市、夜经济则愈发释放活力。

如今,以节造势、以节聚人的作用日益显现,安顺已形成“多节共生”态势,“节庆+”正成为激发旅游市场活跃度的新动能。同时,发放文旅优惠券、推出安顺避暑旅游优惠大礼包等,为文旅市场再加把力。

--> 2023-07-25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莹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9522.html 1 传统民俗节庆 带动消费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