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阅过凉都的沃野田畴,山水相依的大美画卷上,写满了以绿为媒、以水为美的孜孜以求,也铺就了六盘水安居乐业、因水而兴的幸福成就。
水治理 打造绿水青山
“三池三湖六盘水,千岩万壑一凉都。”围绕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六盘水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加大城市水生态治理和水景观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曾经,水城河水体整治任务巨大。应势而变,六盘水先后在2010年、2014年启动实施水城河综合治理一期、二期工程,并在2018年完成水城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顺势而为,2019年成功申报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六盘水以黑臭水体治理为抓手,启动新一轮水城河综合治理工程,经过系统治理,黑臭水体全面消除,主要景观水体水质显著提升,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
如今,水城河鱼翔浅底、河水潺潺,河畔长达5公里的樱花带,成为春节游人的打卡地,而皮划艇、桨板邀请赛的落地,更拓宽了水城河的发展内涵,实现由“黑”到“绿”、由“静”到“动”的华丽蜕变。
水生态 绘就美丽画卷
钟山区保华镇双桥水库生态鱼养殖基地,沿水库摆放的55个银色大圆桶内,上万尾虹鳟鱼苗正茁壮生长。一把饵料撒下,桶里成群的鱼儿争相觅食,水花四溅。如今的六盘水,水产业“风生水起”。这背后,是六盘水市聚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着力推动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幸福转变。
近年来,六盘水秉承“以水养鱼,以鱼净水”发展思路,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积极引导养殖企业利用宜渔资源和现代渔业技术成果,开展设施渔业养殖。集中打造双桥水库5000亩以上湖库生态渔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在黔中水利枢纽平寨库区和北盘江光照库区打造了万亩以上湖库生态渔业示范基地、建成六枝特区30条内循环养殖槽……
截至去年年底,六盘水市水产养殖面积5万余亩、同比增长7.06%,累计产量2581吨、同比增长13.85%,累计产值8020万元、同比增长45.58%,生态渔业取得长足发展。
水管家 写好民生答卷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河道成为展示文明建设的新坐标。六盘水建立起长效管护机制,落细落实“河长”常态化巡河、全方位摸排,确保实现水质提升和水环境治理双赢。
以绿为媒,温泉疗养中心、江南别院、生态音乐餐厅……依托共建共治共享的水环境治理格局,六盘水在守护美丽河湖生态底色的同时深挖采摘观光农业、旅游业、康养休闲特色产业的全面发展。
以水为介,河湖生态的红利,带动了红心猕猴桃、刺梨等产业迅速兴起。沿河而生的美食经济也在辐射带动下口口相传,生生不息……
6月19日,污水沿着管道从进水口涌向前方,九洞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严阵以待,自2022年5月18日开工建设到2023年6月19日进水测试,这座日处理量5万吨的“大家伙”将连同小屯、九洞桥一期、德坞、水钢四处污水处理厂肩负起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生活污水的处理任务。
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如今,六盘水以景观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四个最大化”为方向,用绿色映底蕴,以山水见初心,绘就水美凉都新画卷。